來解圍,高行周手下將官劉文瑞、彭氏兄弟全過來了,一陣廝殺。高行周盯住郭威不放,二馬趟翻,一前一後,離開疆場奔山裡下去了。

這兩個死對頭離開沙場,鑽進深山,也不知走了多少路,都聽不到戰場上的喊殺聲了。高行周戰馬累得四蹄流汗。前面是一片松林,穿出松林,眼前是三叉路口,猛然間郭威沒影了。高行周勒住絲韁,手搭涼棚一看,三條小路曲曲彎彎,不知道郭威往哪道上走了。高行周走中間的大道,走了一段沒看見郭威;他又回到路口往左拐,走了有一里多地,迎面是一條小河,已經封凍了。他順著冰上的霜雪一看,有幾個馬蹄印,到在河邊不見了。高行周樂了,郭威一定是從這走的。他也過了河,迎面山坡上一片松林,轉過鬆林,有個小院,依山靠水。向陽坡前,周圍用竹子夾的籬笆牆,兩扇門關著,門前左右有樹,院子當中蓋了五間草房,新糊的窗紙,乾乾淨淨,左右有柴禾堆和倉庫。

高行周看罷,點了點頭,心裡說:這地方太好了。天天殺伐,不得肅靜,這地方才能長壽哇!郭威能不能藏在這裡呢?要在這可叫我抓個老實的!高行周甩鐙下馬,往周圍看了看,四下沒人。也是藝高人膽大,他把馬拴在樹上,把槍掛好。一推門,門沒插,高行周進院想找郭威,突然從屋裡傳來一陣琴聲。高行周也愛操琴,他聽聽彈得真好:琴聲悠揚,如行雲流水悅耳中聽,一定有隱士在這裡閒居。

高行周不知不覺來到窗前,剛站好,突然,屋裡琴聲停住,有人說話:“童兒,外邊何人聽琴?”

童兒出來一看:“你是幹什麼的?”

高行周有點慌了,偷進人家院裡,說個什麼呢?他急中生智:“老夫是行路之人,討杯水喝。”

“請進。”

高行周也沒客氣,進了屋。只見裡邊操琴的主人三十幾歲,頭帶儒巾,身穿青衫,面白如玉,目如朗星,長得文質彬彬,一看就知道是位才高智大的賢士。高行周肅然起敬:“先生,我多有打擾了!”

“將軍請坐,童兒沏茶來!”

“是。”

“老將軍貴姓高名?”

“吾乃高行周。”

“是高王爺駕到。”

“不敢!先生是多才多藝,撫一手好琴。”

“平生無大志,以此消磨時光。老將軍這是從哪裡來?”

高行周見他是個唸書人,也沒隱瞞,就把追郭威的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先生你可見反賊郭威了嗎?”

那人收住笑容:“沒有,不過我說一句話,不怕你不愛聽:我就是看見了,也不能說。”

“這是為何?”

“我要是告訴你把他殺了,學生就成了千古罪人。”

“他是反叛,罪不容誅!”

“恕學生口直,你看郭威是反叛,百姓可將他視為父母。我說句話高王爺不要見怪,當今天子不顧百姓疾苦,抓民夫,服徭役,興土木,蓋勾欄,不得民心。如今奸臣當道,禍國殃民,百姓恨之入骨。那郭威出師有名,為國除奸,百姓拍手稱快。最近又出了一位好漢叫趙匡胤,鬧勾欄,殺御妓,人人稱讚。可老王爺拿這些人當成仇敵,叫我們當百姓的大失所望呀!”

高行周低下頭,打個唉聲:“先生,天子無德老夫知道,只是我受了皇恩哪能不以死相報呢!”

“你可知龍目無恩。用你時,敬如聖賢;不用了,非殺即砍。史弘肇忠心保國,最後被殺,郭威不反也得遇害。常言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大將保明主,俊鳥攀高枝,望高王爺三思。”

“哎,老夫奉命而來,不能半途而廢,為國盡忠,忠則盡命。”

“為明主而死,流芳千古;為昏君而亡,遺臭萬年。”

“這……,請問先生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