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歐洲的獨立運動(“歐洲民族獨立運動”)爆發之後,帝國在歐洲的影響力迅速降低,而且逐步退還了所有的殖民地,最後連那些租界也逐漸還給了所在國。而在這場波及了整個歐洲的獨立運動(德國就是在這個時候由普魯士完成統一的)中,英國就是最先獲得完全獨立的國家。也正是因為首先遭到了唐帝國的殖民統治,認識到了海軍與海洋的重要性,因此英國在獨立之後,首先強化的就是本國的海軍。而在唐帝國殖民不列顛期間,英國一直是唐帝國控制歐洲大陸的基地,因此,英國也是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首先建立起了完善的工業體系,這為後來英國在歐洲確立霸主地位提供了基礎。

後來,在唐帝國與歐洲列強的百年戰爭中,英國因為其完善的工業體系,以及成為歐洲霸主的野心,全力主導了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實際上是十多次戰爭的總稱),而且一直是唐帝國海軍最強大的對手。與那些大陸型的歐洲列強不一樣,英國沒有一支像樣的陸軍,英國最強大的就是海軍。實際上,英國只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只要擁有強大的海軍,就沒有任何國家可以戰勝她。

英國與唐帝國並不一樣。雖然數百年來,唐帝國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但是唐帝國同樣也有著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唐帝國並不完全依靠海軍這條腿走路,在唐帝國,海軍與陸軍是兩隻鐵拳,並沒有輕重之分。相反,在英國,真正需要的就是一支強大的海軍。這在英國擺脫了唐帝國的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之後數百年來的表現都看得出來。在這數百年中,英國陸軍就無所作為,而真正支撐起英國的就是其強大的海軍!

在第一次全球戰爭中,英國就是唐帝國最強大的海上對手。當時,唐帝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一路退縮到了太平洋,歐洲聯合艦隊中的主力就是英國遠征艦隊!也正是在這場戰爭後,唐帝國不得不承認英國為一流海軍強國,並且在隨後的海軍軍備談判中給予了英國應有的重視,或者說是承認了英國在北大西洋上的霸權,讓英國獲得了與唐帝國同樣多的戰艦數量。

問題也就在這裡,以英國的國力,根本就無法支撐起與唐帝國同樣多的戰艦。也就是說,當時唐帝國是在“捧殺”英國,把英國拉到軍備競賽中來。如果英國要想建立起足以媲美唐帝國的海軍艦隊的話,那麼他們就不得不放棄陸軍,全力發展海軍。這一點,在大戰期間已經表現了出來,英國的大陸遠征軍在西歐戰場上只是一個配角,而且是一個很次要的配角。而在北非戰場上,英國的遠征軍也只是個配角。為了發展海軍,英國在戰後的二十年裡幾乎就沒有發展陸軍,而是想全力跟上唐帝國海軍的步伐!

事實證明,英國作為一個二流強國,是無法建造一流海軍的。雖然在北大西洋上,英國海軍可以擊敗任何一個,甚至是兩個對手,可是放眼全球,英國海軍也只算得上是二流海軍。比起唐帝國與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激烈爭奪來講,英國海軍所在北大西洋實際上就是個平靜的池塘而已,德國海軍無力挑戰英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這類有點海軍實力的國家又是英國的盟友。而龐大的英國艦隊在北大西洋上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德國艦隊進入公海。可問題是,德國的生命線並不在北大西洋上,而是在東地中海。結果,英國海軍在數年之內都被拖在了一個次要的戰場上,而沒有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作為海軍將領,談仁皓可以很清楚的理解英國海軍所處的尷尬局面。這也是美國為什麼一直抱怨不斷的原因。可以說,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海軍都存在這個問題,將過多的力量投入到了次要戰場上,而沒有能夠在戰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也正是如此,英國海軍才會南下,而且是派遣了主力艦隊南下。當談仁皓看到了英國遠征艦隊的規模時,他就明白了,這次英國海軍絕不是到南大西洋上去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