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開,此樹是我栽。這種想法不需要有什麼高深的文明程度就能產生。後來出現很多土人攔路設卡或者搶掠過往人等的事情。廣西地方民風彪悍,加上冥頑不靈的土人數量畢竟非常有限。政府下了重手,派遣重兵上山抓捕。把人都抓到之後,燒了他們的山寨,毀了他們的糟糕的田地,強行把這幫人壓倒山下的平地居住。逼著他們學習新的生產技術,學習新的語言,學習新的生活方式。
本來好端端的事情,硬是搞到土人覺得自己遭到巨大痛苦,而試圖提升土人生活水平的政府也覺得很痛苦。整個行動中死了這麼多人,產生了這麼多無辜受害者。大家覺得自己比竇娥都冤。
後來雲貴地區就吸收了廣西的失敗教訓,他們只是在土人缺糧的時候送些糧食給他們。願意主動追隨政府的,政府自然歡迎,給政策給出路。不願意追隨政府的,只要別犯事,政府也不搭理他們。當然,對於土人敢出來攔路搶劫的,那是一定要抓到槍斃,絕不寬赦。在這等恩威並施之下,土人倒是對政府滿是感激啦。
如果從徹底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講,把人民都變成工業社會的一員無疑是治標治本。如果從現實和成本來看,透過漫長的時間讓這幫人能夠自由選擇的成本無疑是最低的。作為官僚集團的頂端,到底是要政績,還是要省錢。他們各持立場無法統一。
本著向只為提供給官僚權力的人負責的最基本原則,汪海洋把一份報告遞交到韋澤辦公桌上。裡面是兩方完整的討論結果。官僚們並不喜歡在沒有必要的時候把事情做絕。既然不清楚韋澤的態度,大家就各持己見,等著都督做出決斷。
第219章 發酵(五)
國務院解決了一個問題,接下來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有關考慮北京是否適合成為遷都物件的事情就撂給了國務院。
都督想遷都的訊息幾年前就有過。都督在廣州,整個廣東乃至嶺南發展的都很好。從廣州遷都到南京之後,長江流域快速發展起來了。相比較這兩個地區,淮河以北的經濟發展速度很一般。以都督到哪裡,哪裡就能快速發展的過往經驗來看,遷都到北京無疑是能促進經濟發展的妙法。對國家有利的事情很容易就被傳播,唯一的問題在於“沒人想去”。
作為滿清的首都,北京在一眾官員的心目中大概類似妖魔鬼怪的巢窟。國務院也有人去過北京,去過那座城市的同志把北京與南京做比較,然後得出“就一大點縣城”的評論。好吧,現在的南京人的確覺得北京過於寒酸,更現實點講,他們覺得除了幾座城市之外,南京之外的地方和鄉下區別不大。有些同志乾脆做出瞭如下建議,“都督胸懷天下,四海為家。是大豪傑,大英雄。我等覺得遷都是大事,需要從長計議。”
汪海洋也不想去北京,作為南方人,對於寒冷的北方自然有一種畏懼。大雪紛飛,滴水成冰,路上的積雪能夠埋過腳面,這樣的地方只怕是太苦寒了些。可他作為總理,必須執行都督的命令。無視了自己與其他人的想法和態度,汪海洋就開始推動這方面的工作。
這個訊息能到國務院,保密性也就談不上了,韋澤很快接到一眾老兄弟們的質疑。
“都督,你這是要扔下我們不成?”先來的是退休的胡成何。
“怎麼叫扔下你們呢?”韋澤故作訝異的反問。對於老兄弟們的反應,韋澤覺得還真說到點子上呢。
地方與中央部委的鬥爭明晰化是在前年下半年。那時候的一幫省份的經濟就出現不穩的趨勢,為了維持他們“自己地盤”上的穩定,老兄弟們和中央部委進行了鬥爭。最後暫時平息下去。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一些地方上的經濟更糟糕起來。韋澤看的清楚,靠地方上現在的手段大概是沒辦法解決這種深層問題的。老兄弟們一退休,韋澤就可以大刀闊斧的開始推行他的想法,對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