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窺視(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了接觸到趙春華,劉剛下了很大的本錢,找到醫大總院主管行政的副院長王國強。
當年,王國強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曾在劉剛手下幹過,兩個人是上下級關係。那年醫大正好籌建總院,是劉剛把他介紹過去的。
沒成想這位王國強竟然幹到了行政副院長的位置,雖然說已經脫離了專業醫生的職業,但副院長,還主管行政、後勤的,權力還是很大的。
以劉剛的為人,怎麼可能放棄這棵大樹呢?所以兩個人素有來往,關係一直不錯。
王國強當然知道趙春華脊髓腫瘤這件事兒,此時一聽劉剛說,要親自為趙大主任把把脈,心理自然非常高興:
他知道劉剛是老中醫出身,退休前在龍城醫藥局任主管業務的副職,退下來之後直接接手中醫協會會長的職務,名聲非常大,絕對是龍城中醫界的天花板。
這樣的人物主動要為趙春華診脈,對於久疏業務的王國強來說,絕對是一個交好這位腦外第一把刀的機會。
已經做到了副院長的位置,而且今年才剛過五十,要說心裡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他是一個聰明人,這些年主管行政、後勤,關係就不用說了,比起其他幾個副院級的領導,自己要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但他同時也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就是不懂業務。或者說對醫大業務這一塊,沒有什麼把控力,沒有自己的“四梁八柱”。
所以,近兩年來,王國強有意結交了一些一線的中層領導,主任、副主任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伯濤離開總院,接手醫大,是早早晚晚的事,所以,總院院長的位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窺望著呢。
正是基於這一點,一接到劉剛的電話,王國強馬上找來趙春華,大講特講劉剛在龍城中醫界的地位以及他的“豐功偉績”:
“趙主任,您是海歸,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對龍城的中醫界,肯定沒有我瞭解的透徹。
這麼說吧,就中醫來說,劉剛會長要說的是第二,估計沒人敢說第一。當年,咱們龍城剛被劃為計劃單列市的時候,首位龍城的老大岳母得了病,省城的醫院都沒有查出來,最後是劉剛會長主動請纓……結果,用了兩週的中藥,外加針灸、刮痧,讓老太太轉危為安。嘿嘿,正是因為這份功勞,讓他成為龍城醫藥局的副職。
這麼跟你說吧,不管什麼病人,就中醫方面來說,他治不了的,估計龍城也沒人敢接手了。”王國強一邊親手給趙春華泡了一杯茶,一邊神采飛揚地說道。
說心裡話,趙春華雖然貴為龍城醫大總院腦外第一把刀,但對當地的中醫界,並不是很瞭解。
如果不是橫空出世的李陽,他可能現在還不會接觸中醫的。所以此時一聽王國強這樣說,不由得心裡一動:
“王院長,聽您的意思在龍城中醫界,這位劉會長是當仁不讓的no1了,和咱們這位新引進的中醫小天才,他們倆誰更優秀?”趙春華看著對方直接問道。
趙春華這樣問,王國強顯然是早有準備。只見他輕輕一笑,並沒有回答誰弱、誰強,而是接著說到:
“你可能不太瞭解華夏的中醫……怎麼說呢?就中醫界來講,越老越值錢,和西醫相比,正好相反。
不信你在網上查一查那些華夏的中醫大咖,六十歲就算年輕的了。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原因嘛,中醫講究的是經驗積累,講究病例的總結。而這兩點,恰恰是由接手、診治的病人決定的。
我們算一筆最簡單的賬:六十歲的老中醫所接觸過的病例、病人,怎麼是十八歲的小中醫能比得了的呢?
當然了,我這樣說,並不是否認引進中醫小天才是錯誤的。之所以要引進他,就是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