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的魚,收購價錢也要比市場價低。

洪彪這個超級勞力放在食店是一種浪費,雷曉飛就安排他去幹體力活,這樣既能提高工程的進度,也能發揮洪彪的特長,讓他多賺些錢。洪彪接到任務是砍竹,因為搭建客棧和豬舍都需要大量的竹子,砍下的竹子還要曬乾了以後才能用,所以竹子要提前砍。剩餘勞力中的王木匠與洪彪搭檔,洪彪砍下來的竹子由王木匠負責削,同時,把嫩竹破開並削好曬乾,準備用來夾葵葉。

其它的剩餘勞力就去挖塘。挖塘的工值是按土方算,你什麼時候去挖、挖到什麼時候都行,只要每天完工時,讓林採微記下土方就行。

婦女的任務是割準備用來搭棚的葵葉,也是按件算。

分工下去後,眾人就散去,回家拿工具去上工。雷曉飛帶著洪彪和張鐵匠等剩餘勞力,去觀察和劃定小塘的挖掘。

低窪地共有兩處,大的有近二十畝,小的有近二畝,像兩個一大一小的鍋,剛好符合雷曉飛挖大小塘的設想,低窪地估計最低處比水平面低一米多,所以只要把低窪地邊緣的泥土挖出,疊成一道堤壩就成塘,靠後山的那邊就不用挖,修一修就能成堤壩。

雷曉飛估算了一下,約要挖一千五百多個立方米的土左右,如果按常人每日可以挖五個土方計算,那總工程就是三百多個工作日/人次,這裡能挖土的青壯包括自己在內一共才七人,其中只有洪彪能全日開工,剩下六人是剩餘勞力,只能算半個勞力,這樣計下來,就需要二個半月左右才能完工,剛好趕得住春季的到來。

雷曉飛先劃出小塘的範圍,告訴眾人應如何挖土、如何壘堤壩,然後,自己揮鋤試了試泥土的硬度,果如他所料,泥土不硬不沾,正是挖掘的好時機。他又讓眾人按平常的力度挖給他看,他要度身訂造一些稱手的工具,讓眾人既可以省力,又能加快功效。

觀察完後,雷曉飛就拉張鐵匠回去制工具了。

用了一天的時間,雷曉飛和張鐵匠把工具制好,發放到各人的手上。洪彪用的工具,當然是特大號的啦。

眾人因為對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勞動熱情空前高漲,每天都幹到天黑下來看不到為止,連林先生和胡醫師在空餘時間也要來挖土,雷曉飛連勸帶拖才把他們弄到割葵葉的行列。

雷曉飛自己加入挖土的行列,帶著剩下的四個剩餘勞力埋頭苦幹。雖然五人只是兼職,不能全日挖土,但因為人人勞動熱情高漲,工具又稱手,挖掘進度也不慢,只用了五天,小塘已基本成型。

小塘成型後,雷曉飛讓四個剩餘勞力轉戰大塘,同時,調回洪彪,讓他推公眾磨粉的那個大石輾子壓堤壩,因為這個工作只有大力士洪彪才能幹。

堤壩新壘成時,土坎坷之間有空隙,如不把它壓實,塘就會漏水,在雷曉飛前世,這工作當然是壓路機做了,現在幸好有洪彪這個“小型壓路機”,否則,雷曉飛也不知該如何操作。

洪彪推著大石輾子,沿堤壩走了幾個來回,還不用半日,被輾過的堤壩馬上矮了三寸,堤壩也就這樣被壓實了,壓平了。接著,雷曉飛又和洪彪兩人用了半天工夫,在靠河的那邊修建了一個排水口和進水口。耗時六天,小塘終於宣告完工,望著河水嘩嘩地流入塘中,“合作社”的眾人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雷曉飛和洪彪處理也小塘後,又轉回到砍竹的戰場,兩人沒日沒夜地砍了五天後,加上原來洪彪砍的竹子,已經有千根的竹子被放倒,其中三分之二是洪彪這個超級勞力砍的。雷曉飛估計竹子夠用了,兩人才停止了砍伐。後山諾大的一片竹林已被他們砍去了一半,幸好,這海�竦納���芮浚�敝臣�歟�裨潁�邢執�繁R饈兜睦紫�桑�膊換嶙銎蘋底勻簧��氖隆�

挖土的那邊因只有四個剩餘勞力,進度緩慢,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