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勞作製造出來的各種非常規武器。

雷曉飛他們這一行人當晚的任務,主要是把整個後山,都不規則地布放上各種限制敵人活動範圍的武器。

“抗賊英雄村”的後山範圍很大,佔了整個村子外圍的一半,雷曉飛他們就在後山所有能走人的地方,都裝了這類“陷阱”,要讓敵人不敢踏足。

雷曉飛他們這次行動,分外圍與內圍。外圍部分就由洪彪帶一班獵戶和特務連挑出的一班機靈的隊員負責;內圍就由雷曉飛親自帶一班武功高強、身手特靈活的人負責。當然,行動的順序就是先布內圍,再布外圍了,否則,自己中招都不知是怎麼一回事。

足足用了整晚的工夫,雷曉飛他們一行人才把“抗賊英雄村”後山的工夫做完。

伏擊戰後的第三天,雷曉飛還是沒有佈置大部隊出動,只是讓人把剛做好的四十把他發明的強弩和四十臺拋射器,偷偷運到了“抗賊英雄村”的周圍,隱藏在他規劃好的安裝位置附近。

在這天的夜晚,雷曉飛又帶人把強弩和拋射器安裝在他規劃好的地方,並給每個強弩和拋射器的陣地,配置了不少特製的“箭矢”和“土手榴彈”,還在每個陣地上,留下夠兩種武器輪番使用的二十人。

雷曉飛之所以沒有在這幾天出擊,主要是他要運用“拖”的戰術。敵人已經沒有了給養,拖上幾天,就更有利於收拾這班餓到沒有了力氣的暹羅軍。

直到伏擊戰後的第四天,雷曉飛認為時間差不多了,才組織所有在番山墟的部隊,準備全員出擊。

這天,天剛亮,雷曉飛已經召集了番山墟里所有的部隊,集中在番山墟的練兵場待命。

潛伏在“抗賊英雄村”周圍的各路偵察員,也按雷曉飛的要求,在他規定的時間內,一一回來報告暹羅軍的最新情況。到到了八點鐘左右,最後一輪的偵察員回來報告後,雷曉飛就帶領在番山墟里的幾乎所有的部隊出發。

說幾乎所有的部隊,是因為雷曉飛還留下了幾百名士兵和屯兵的部隊鎮守番山墟。

雷曉飛在番山墟的每方城頭上,各安排了一百個士兵加上臨時從百姓中挑出的幾百個強壯的中年人把守,而且雷曉飛還派出五十個士兵,向穗城的方向沿途戒備。

暹羅戰俘,雷曉飛就用屯兵來領隊看守。這一攤,雷曉飛也用上了兵加民的方式,讓屯兵加上幾百名臨時挑選出來的民眾負責。

番山墟里的所有事務,雷曉飛就交給了伍府尹全面負責。其它的所有將領、兵士,都隨雷曉飛投入了這場對付暹羅入侵軍的行動中。

雷曉飛這次行動,一共投入了四千名士兵、三百名的屯兵和幾十個各路的武林高手主。四千三百幾十人,相對暹羅入侵軍剩下的三萬人左右的兵力來說,是一比六七。這麼懸殊的兵力差,雷曉飛怎麼還敢這麼大膽,主動出擊呢?

雷曉飛之所以敢大膽策劃這次出擊行動,主要他認為自方有三方面的有利條件,為些有利條件,足夠抵消對方的兵力優勢。

雷曉飛憑藉的條件是地形、武器和對方的現況。

原來的“抗賊英雄村”,只是幾間建在官道旁的房子,經過了雷曉飛帶著“合作社”的村民戰天鬥地後,才修建成了現在這個規模頗大的農場。

現在的“抗賊英雄村”靠山面田,它的村後被一系列半環形的山包包圍,而村前除了那幾間建在官道旁的房子外,就是連成一片的農田。

暹羅軍當然就不會駐在官道旁的那幾間房子裡啦,這幾間房子的位置,極不利於防守。他們住在了雷曉飛曾經耗費了不少汗水和腦汁搭建的“碧翠園”客棧和在客棧下方原來雷曉飛帶人開闢成菜田的地方。

暹羅軍現在住的地方,就在山包和農田的包圍中,他們要出到官道上,只有兩條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