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已經和三姑爺拜了天地,就算三姑爺此時死了,三丫頭為三姑爺守節那也是應當應分的。你要救三丫頭?如何救?將她接回府住嗎?那你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我賈家,你讓娘娘在宮裡如何立足?你忘了,娘娘是以什麼封妃的?賢孝才德!你若真將三丫頭接回來,這賢德二字豈不成了笑話!慎郡王乃是宗室,按規矩,他是君,你是臣,你如何敢向慎郡王府開這個口?”賈母一連串的問話,成功讓賈政閉上了嘴。

趙姨娘依舊哀求的看著賈政,在這個家裡,唯一能出手幫她的,只有賈政了。可是讓她失望的是,賈政避開了她的視線。趙姨娘的心猛地沉到了谷底。

賈母看都沒看趙姨娘一眼,問道那婆子:“你是如何過來的?慎郡王府報喪的人呢?王府可知道你來?”

那婆子躲躲閃閃的不敢直視賈母,賈母便知道了,她厲聲道:“還不老實說,打量我如今管不到你們頭上了嗎?”

那婆子唬的趴在了地上,“回老太太的話,慎郡王府似乎不打算立時報喪,只是將咱們姑娘和侍書姑娘等先關在了屋子裡,還是翠墨姑娘看著形勢不對,讓我立刻回來報信。我也是趁人不備偷溜出來的。王府的人並不知道此事。”

王夫人沉吟道:“老太太,不管慎郡王府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沒有立時報喪,既然王府不說,咱們也只能當做不知情。總不能讓王府質疑咱們家的規矩。三丫頭膽子也忒大了些,當初既然能越過我自己定親事,這會子出了事倒知道向家裡求救,只是,咱們如今也摸不透到底什麼情況,還是暫且按兵不動吧!等王府的人前來報喪,咱們再和王妃商量三丫頭的事吧!”

賈母點點頭,“你說的很是。”然後看向賈政,“看到了沒有?這才是一家主婦應有的模樣,這件事你若是尊重二太太的意見,何至於如此?”

趙姨娘卻在此時捂著臉說道:“太太既然知情,當初就應該提醒一聲的啊!”

賈政也皺起了眉毛,懷疑的看向王夫人,是啊,這些年,一直是她在外面交際應酬,慎郡王府的事她不可能沒聽到一絲半點風聲,她既然知曉這裡面有些不妥,為何不早點說!

薛寶釵的聲音適時響起,“姨娘這話錯了。”

說話間,薛寶釵已經扶著鶯兒的手走了進來,賈母和王夫人見了她,臉色柔和了許多,賈母嗔道:“這樣的天,你如何能在外走動?當心身子!”

薛寶釵先給賈母和王夫人見了禮,然後在賈母的示意下坐到了炕沿上,笑著說道:“姨娘的話錯了。當初太太為三妹妹挑選婚事,盡心盡力,考慮諸多,可選出來的人選,三妹妹和姨娘都不滿意。甚至為此被老爺指責了一番,說太太包藏禍心。阿彌託福,太太一片好心,三妹妹不領情便罷了,還這樣揣度太太的心,別說是太太了,就連我聽了,心也冷了。之後三妹妹的親事,老爺問都沒問過太太的意見,就先交換了庚帖。既然交換了庚帖,這婚事就已經成了一大半,你讓太太如何敢說!更何況,慎郡王府是什麼門第,她們家一向低調,三姑爺的事如何能讓外人知道!就算知曉一點半點,也是三姑爺自幼體弱。這一點,議親的時候,老爺不是已經知曉了嗎?當時姨娘還說,不過體弱了些,沒多大關係。就算太太有心提點,可姨娘都這樣說了,你讓太太如何說?”

王夫人欣慰的看著寶釵,點了點頭,對賈母說道:“到底是寶玉媳婦知道我的心。其實當初我為三丫頭挑選的親事已經算不錯了。那秀才雖說私德有損,可家世門第樣樣不行,三丫頭若真嫁到他們家,他們一家子只有捧著三丫頭的份!他又有些真才實學,想往上爬,只能對三丫頭好,到時候老爺再提攜一二,三丫頭將來得個誥命也不是沒有可能!只要三丫頭有點手段,這日子只會越來越好過!哪知道三丫頭眼高心大,竟看不上這家。這也罷了,大不了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