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人與大伯一樣是嫡子,君侯他自要特別操心些,這才把八哥帶在了身邊,至於沈丹古,那當然是為了扶持五房預備的人。&rdo;
卓昭節呆了一呆,道:&ldo;是這樣?!&rdo;
&ldo;不是這樣還會是怎麼樣?&rdo;寧搖碧微微一哂,道,&ldo;你看現在,大房承爵理所當然,任誰也挑不出理來,又使大房得了依靠,其實我看君侯挑選八哥栽培也是因為咱們那二堂哥天賦實在太差的緣故罷?左右栽培不出來的,索性就把爵位給了大房,承爵反正又不用考試,不然沒有爵位,大伯與大伯母都是精明的,他們在時還好,他們一去,二堂哥怎麼個過法?二房、三房不說了,庶出的兩房只要大致還過得下去,我想君侯至多往後分家時多給他們些私產算是體恤了,總歸嫡庶有別的。
&ldo;岳父大人這裡,因為大伯至今無孫,將來要過繼嗣孫,總歸是從岳父大人的孫輩裡挑的,何況大伯與岳父大人同母所出,也能彼此扶持,再說五房,卓家內鬥這些年,源頭在於梁老夫人之故以及沈氏在百日內進門,到現在則是世子之爭,世子立了大伯,大伯與岳父心頭也算得了安慰,對沈氏母子的怨懟也能略減,而沈氏這邊呢,沈丹古非池中之物,這小子在隴右時就有神童之稱,這些年滿長安都知道君侯對他極為上心,冀望很大,他能夠得到君侯的賞識還不是因為沈氏把他接到了卓家來?將來他若是得了勢卻不管沈氏母子,不身敗名裂就奇怪了,沈丹古是早就被君侯綁給了沈氏母子的。&rdo;
寧搖碧搖頭道,&ldo;長輩就是長輩,君侯不可能不管子孫的,不然這回也不會就預設了把他氣病的是卓芳涯了,我打賭這件事情的真相,君侯甚至連大伯都沒有告訴!&rdo;
卓昭節詫異道:&ldo;你怎麼知道?&rdo;
事實上卓芳禮並沒有把那日敏平侯醒來後先要見了他時的情形告訴任何人,畢竟那番談話實在不足為外人所知。
但聽寧要碧說得篤定,卓昭節自要問上一句。
寧搖碧微笑著道:&ldo;你想君侯把爵位留給大房、用心栽培八哥和沈丹古,為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他去之後,子孫都各有所依,不至於立刻敗落下去,也不至於彼此相殘、或者是猶如仇讎?既然如此,這件事情左右卓芳涯都背了黑鍋了,再告訴大伯……我觀大伯與岳父大人一樣,嗯,為人忠厚,若知岳父衝動之下……豈不是會怨上了岳父、兄弟之間生出罅隙?君侯多年來的安排是為了讓子孫和睦,各有所依,最好還能夠彼此友愛,本來大伯與岳父大人就很和睦,君侯反正都已經推出一個兒子頂了罪名,又何必再搭上兩個兒子之間的信任?還不如讓岳父記下這份情。&rdo;
卓昭節微微動容:&ldo;原來是這樣!&rdo;
&ldo;不止這樣。&rdo;寧搖碧平靜的道,&ldo;我想接下來君侯還會私下裡尋岳父說話,要岳父接下在大房與五房之間斡旋的差使,岳父之前氣病君侯,卻得君侯幫著遮掩,如今正是滿心歉疚的時候,君侯但凡提出要求,只要力所能及,岳父不會不答應的,即使岳父不喜卓芳涯,但君侯也可以以這次是卓芳涯為岳父頂了罪為理由,在這一點上岳父不能不承認,所以這件差使岳父是接定了,畢竟大伯料想對卓芳涯也厭得很,除非咱們大姑姑或者岳父去說和,不然換了君侯也未必有用,何況君侯年事已高?如此諸子和睦,就算不能和睦,至少不至於繼續彼此勾心鬥角下去,這才是君侯的目的‐‐說起來這次君侯病倒,不只是對卓家來說是因禍得福,因此躲過了打壓,對君侯來說也是這樣,得到了一個化解元配嫡子與繼室嫡子之間矛盾的理由與機會。&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