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真定郡王最大的劣勢,不是旁的,就是太子殿下。&rdo;沈丹古輕描淡寫的道,&ldo;太子殿下寵愛綠姬,從來都只打算將日後的大涼交給延昌郡王,所以太子殿下只希望真定郡王越平庸越好,偏偏真定郡王也有意爭奪至尊之位,太子殿下為了這個是很不喜歡這個唯一的嫡子的。&rdo;
卓芳甸沉吟道:&ldo;還有呢?&rdo;
&ldo;所以真定郡王真正的難關不在本朝,卻在太子殿下登基之後。&rdo;沈丹古緩緩道,&ldo;聖人可以為了已經公佈的選擇,明知道真定郡王做了許多手腳依舊包庇於他,而太子殿下憐愛延昌郡王,願意為延昌郡王做的事,更勝聖人如今對真定郡王的栽培與期許。&rdo;
&ldo;因此真定郡王唯一的贏面,就是讓聖人在駕崩之前,為他留下足夠的籌碼,足夠到了即使太子登基之後也不能不立他為儲君。&rdo;
卓芳甸搖頭道:&ldo;這很難,因為陳珞珈現下已經在……&rdo;
&ldo;陳珞珈是小事。&rdo;沈丹古打斷了她,不以為然道,&ldo;表姑請想,聖人與皇后何等英明?兩位郡王爭鬥並非一朝一夕,彼此之間勾心鬥角之事做的向來就不少,聖人這回雖然表態屬意真定郡王,又何嘗有過追究延昌郡王的意思?莫說生在天家了,就是侯府裡,些許心計手段,君侯一清二楚,卻也不計較的,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何況皇太孫往後便是儲君,是大涼未來的主人,要統御這大涼天下,豈能一點手腕都沒有?&rdo;
他冷冷的笑了笑,道,&ldo;雖然立儲的聖旨上多半會將儲君說得文成武德、仁善孝義,但實際上當真是個心地純善毫無城府的皇孫才叫聖人不放心罷?選儲君又不是選道德楷模。&rdo;
卓芳甸蹙了下眉,道:&ldo;那丹古的意思是?&rdo;
&ldo;聖人未必會為此事生氣,尤其皇后重嫡,恐怕更不把真定郡王算計延昌郡王的事情放在心上。&rdo;沈丹古平靜的道。
&ldo;那陳珞珈豈非毫無價值了?&rdo;卓芳甸不可思議的說道,她心頭沒來由的感到了一陣煩躁。
沈丹古卻卻又搖了搖頭,道:&ldo;不,陳珞珈極有價值,她關係到了真定郡王會否功虧一簣、而延昌郡王能否東山再起!&rdo;
&ldo;嗯?&rdo;卓芳甸雖然也自詡聰慧了,然而在這個表侄跟前卻總覺得自己不夠機靈,這回也不例外,只得耐著性。子聽下去。
就聽沈丹古道:&ldo;聖人與皇后都是聖明的,自然明白太子有多麼寵愛延昌郡王,即使聖人與皇后如今表了態,但將來山陵崩,太子登基之後,恐怕如今聖心垂愛真定郡王,反而成了真定郡王的催命符了!&rdo;
&ldo;是以聖人與皇后崩逝之前,很有可能會留下遺詔、甚至是公然召眾臣遺命,以真定郡王為皇太孫,這樣公開的遺命,太子想推翻可沒那麼容易,所以需要陳珞珈,等太子登基後再翻出這筆舊帳,給真定郡王定一個欺瞞先帝之罪……&rdo;沈丹古得出了和四房一樣的結論,&ldo;所以陳珞珈很有價值,雖然她的價值必須要在太子登基後才能體現,然而卻是必須有的。&rdo;
卓芳甸想了想,詫異道:&ldo;既然如此,那我們豈不是該把麻折疏也保護起來?&rdo;
&ldo;表姑忘記聖人與皇后了嗎?&rdo;沈丹古提醒道,&ldo;太子的這番用心,聖人與皇后豈會想不通?只保一個陳珞珈,還能靠著太子含糊過去,但麻折疏……這樣讓聖人怎麼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