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ldo;這是因為師父臨終前幾年遷居西洲,陳珞珈與趙師兄都不知道這件事情。&rdo;謝盈脈平靜的道,&ldo;至於年少又是獨身一人為師守孝確實不容易,然而在西洲,師父隱居的小村受過師父許多恩惠,念在師父的份上,那三年過的也還可以,後來孝期既滿,因為思念表姐,遂將師父所留之物打點變賣,湊足盤纏到秣陵投親。&rdo;
遊氏笑了笑,也不糾纏西洲的事情,道:&ldo;好吧,西洲那邊就這樣,但你到了秣陵之後卻也叫人覺得古怪。&rdo;她慢慢的道,&ldo;我的七娘今年二月才及笄,但從兩三年前,我就開始留意起長安門當戶對人家合宜的小郎君了,當然你是跟著師父長大的,也許尊師漂泊江湖,又是男子,有不夠細心的地方也不足為奇,然你到秣陵時已經十七,足夠出閣的年歲了,令表姐也是女子,而且早已嫁為人婦,總不該不明白這個道理吧?何況你投親‐‐難道不就是為了婚姻大事上可以有個表姐給你拿一拿主意?&rdo;
謝盈脈心平氣和道:&ldo;夫人說的是,當初之所以離開西洲去往秣陵,一則是思念表姐,二來終身大事,民女確實以為有表姐幫著掌眼更可靠。&rdo;
&ldo;那你到了秣陵之後,卻是先盤了家鋪子下來拋頭露面的做起了生意,自來士農工商,既然想嫁人,怎的還要這麼做?你當時可也不是實在過不下去,若不然盤鋪子的銀錢是打哪裡來的?&rdo;遊氏眼皮一撩,冷冷的問!
八折紫檀木雕接天蓮葉蓮花底嵌雲母屏風後,摘了釵環、只簡單的拿彩絛縛了發的卓昭節被猛然提醒,下意識的舉袖掩嘴!
確實,這是一個很大的疑點!
謝盈脈兩年前才到秣陵的時候就已經十七歲了,女孩子家花信如何能夠耽誤?之前她在守孝,又沒有任何長輩親人在身邊幫著提起,因此倒還能解釋她十七歲未嫁也未許之事,然而到了秣陵之後呢?
伍氏這個唯一的表姐居然也不為她找人家,非但縱著她接手了博雅齋,甚至還自己過去齋中幫忙招呼客人,伍氏拋頭露面倒也無所謂了,畢竟已為人婦又家境清貧,為了維持生計無可厚非,謝盈脈一個未嫁女子這麼做,對她說親可不是好事!
這表姐妹兩個……?
因為知曉謝盈脈乃是習過武的人,眼力耳力都過人,卓昭節這日不但摘掉了所有佩飾,遊氏還特別換上了如今的屏風,這屏風是浮雕,背板俱是整塊的紫檀木,為了體現侯府的富貴權勢,自然不會是薄板,而每折之間也是經巧手匠人處理得嚴絲合fèng,所以完完全全的隔絕了視線,只能聞其聲而不能見其形,但從謝盈脈的回答上也聽得出來不復之前的平靜:&ldo;夫人說的對,當時民女盤下博雅齋確實另有打算,至少短時間內,是不打算嫁人的。&rdo;
遊氏冷哼了一聲:&ldo;哦?那時候你已經十七,如今已經十九,我的長媳在你這個年紀,已經生了一對雙生子了,說句不客氣的話,就算是我等高門大戶的小娘子,按說不該愁嫁的,也不敢輕易拖延花信,何況是你這樣的尋常女子,甚至還在江湖上漂泊過,想尋個好些的人家本來就不容易了,卻還這樣漫不經心的耽擱兩年,難道……你們那時候就知道,長安有個阮郎君在等著你了嗎?&rdo;
說到末了一句,遊氏的聲音裡透出冰冷之意!
屏風後的卓昭節臉色也難看起來,阮雲舒‐‐這個表哥不是卓昭節心目中夫婿的人選,但憑心而論,阮雲舒這樣溫潤如玉又謙謙若虛的男子實在很難叫人討厭,何況他還是自己的表哥,即使沒有血緣關係,終究因為卓芳華的緣故感到一分親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