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班氏也不攔她,等她走了,才對卓昭節道:&ldo;你往後回了卓家,這樣的事情怕也會遇見,你外祖父只是個翰林,你還沒出生前就告老還鄉了的,所以遊家的事情並不很複雜,你的舅舅們都還算友愛,舅母們有些小心思呢,也只是想替自己這一房攢點傢俬,到底翰林清貴歸清貴,那一個清字未必不能解釋成清貧,遊家這點兒產業都是祖上傳下,你外祖父可沒什麼功勞‐‐這爭的東西不打緊,彼此之間一些小算計,總不至於到了仇讎的地步,但卓家就不一樣了。&rdo;
從卓昭節八歲之後,班氏處理家事,若是恰好她在,就會叫到身邊仔細教導一番,言必提卓家的複雜遠勝遊家,叮囑她回了京中卓家後務要留心些。
卓昭節就問:&ldo;外祖母說卓家不一樣,是個怎麼不一樣法?&rdo;
班氏嘆道:&ldo;譬如說,你外祖父只是個清貴清貧的翰林,告老還鄉之後,也就在這秣陵城裡有些名聲,但你的祖父敏平侯,他身上的爵位即使降襲那也是伯,問題只能傳一房,餘者卻只能各憑本事了,卓家如今有五房人,這五房人中有三房是嫡出,問題是你那嫡出的五叔與你父親、大伯卻又不是同母,蓋因你嫡親祖母去世後,你祖父又續了弦,生下你五叔、十姑來!&rdo;
&ldo;你嫡親祖母所出的就是你大伯、二姑、你父親三個,說起來你嫡親祖母的身份可不一般,她姓梁,乃是先帝景宗元配梁皇后的嫡親侄女,沒出閣時就以美貌名動京城,當年差點就嫁給了今上呢,後來先帝為今上聘瞭如今的淳于皇后,這才嫁給了你的祖父!可惜啊,梁皇后紅顏薄命,生先帝嫡長子燕王的時候難產去了,繼立的鄭皇后亦生有嫡子,先帝時燕王、齊王皆自恃嫡子身份爭位,甚至鬧到了謀逆的地步,惹得先帝大怒,將兩位嫡子都打發去了邊疆,改立了今上,今上登基之後齊王叛亂,因當時燕王已經過世,齊王被生擒後竟把燕王的母家、即梁家拖下了水‐‐你嫡親祖母是因為梁家合族被發配才鬱鬱而終的!
&ldo;說來倒是你祖父有眼力,齊王叛亂時,他是堅決站在了今上這邊的,如此非但無事,反而在齊王之亂平定後越發的受今上倚重信任!&rdo;班氏摸著她的頭,語重心長道,&ldo;按理說呢,你大伯既是元配嫡長子,這爵位合該給他的,但這幾年聞說你祖父甚是喜歡續娶的夫人,對幼子幼女也十分的憐愛,遲遲都沒有立世子‐‐偏你大伯,咳,聽說頗為平庸……&rdo;
正說到了這裡,外面有人笑鬧著一路奔進來,門口的使女來不及稟告,就聽一個脆亮的童聲道:&ldo;祖母祖母!今兒我與祖父釣到了好幾條大魚!&rdo;
這撲進來一頭撞到班氏懷裡的卻是個八、九歲模樣的男童,眉目清秀,生得有些虎頭虎腦,煞是可愛,穿著一身靛藍錦衣,身上幾處都沾了水漬,還隱隱帶著一抹魚腥味,與班氏說了一句,才注意到卓昭節,忙又挪過去惋惜道:&ldo;表姐你今兒居然沒去!我釣到了一條最大的魚,都快有我高了,可惜叫祖父,祖父幫忙慢了一步,使它弄斷了線逃走了。&rdo;
遊若珩告老之後無事一身輕,除了偶爾指導一下子孫並同族裡頭沒進入懷杏書院的子弟讀書外,就是閒來帶著喜歡的孫輩外出遊玩或垂釣,他最喜歡的正是四房裡的嫡幼子,也是孫輩如今排行最小的遊小六郎遊煊,還有就是外孫女卓昭節。
此刻伴著遊煊的嘰嘰喳喳,卓昭節的詢問聲,就見遊若珩慢悠悠的踱進門來,在門口方解去了蓑衣‐‐遊若珩年過花甲,因為告老的早,沒操過太多的心,身子骨還硬朗,頭髮也沒花白多少,他是個面容清癯、看著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