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而且晉王口口聲聲說寧瑞澄和寧瑞婉被卓昭節&ldo;請&rdo;進侯府,話裡話外的意思,難免有懷疑寧瑞澄和寧瑞婉到底是怎麼個被請進府裡法……是不是卓昭節軟禁了這兩個大房嫡女不說,還想著讓帝後出手給大房個下不了臺?
她略作思忖,緩緩開口道:&ldo;殿下這話,我卻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其實,我今兒個來這麼說,正是受了大姐、四姐的託付呢!因為之前寧順忠是跟著大伯父入劍南的,他忽然跑到山南騙了大姐,雖然是空口白牙的咒了大伯父大伯母,可差不多的辰光,聖人這兒也收到了大伯父大伯母的確病倒的急報……我昨兒個與大姐、四姐一說,兩位堂姐也是聽我發誓若不相信可以即刻進宮來請聖人與娘娘佐證,這才相信了的。否則我與兩位堂姐從前也不很熟悉,兩位堂姐含恨而來,哪裡能夠就這麼信了我?&rdo;
晉王仍舊是一團和氣,道:&ldo;兩位娘子掛心父母,這也是常理。既然如此,世子婦。方才何必不敢直言呢?&rdo;說著,轉向皇后,道,&ldo;母后,既然如此,不如就加遣太醫南下?&rdo;
‐‐他這麼一句話,倒把卓昭節話裡徹查寧戰、歐氏病倒的緣故歪成了寧瑞澄和寧瑞婉擔心父母之病,懷疑劍南的醫者不夠高明。
只是……
這樣明顯的不想讓人去劍南調查寧戰閤家猝然病倒之事,也太過昭然若揭了罷?
卓昭節懷疑的看了眼晉王,道:&ldo;之前已有聖人派遣兩位太醫前去,我想已經夠了。何況太醫若是抽調太多,太醫院這邊怕也艱難。最緊要的,還是弄清楚大伯父與大伯母是怎麼病倒的?&rdo;
&ldo;世子婦嫁到寧家的日子太短,恐怕還不知道,原本世子婦才過門時打發的大總管寧世忠,與這次謊報噩耗的寧順忠,是堂兄弟,皆為寧家世僕,蒙賜寧姓。&rdo;晉王淡然道,&ldo;是當年老祈國公留下來的人手了,老祈國公去世後,紀陽姑母就主持分了家產,兩兄弟恰好分開‐‐寧世忠當年在世子婦進門後就丟了大總管之位,不久又暴斃,想是這寧順忠糊塗了。&rdo;
這話就是說這次寧順忠欺騙寧瑞澄,是為了給其兄報仇,不定還是從寧世忠遷怒到大房了?這也太荒謬了!
卓昭節蹙著眉頭,因為這話是晉王說的,皇后又在,她還真不大好反駁,只慢慢道:&ldo;殿下對寧家兩個下僕也這樣清楚?我卻是慚愧,昨兒個還是大姐和四姐說了,我才醒悟。&rdo;
&ldo;呵呵,也是十六王宅離興寧坊近,比鄰而居,些許訊息總是傳得快些。孤昨日傍晚聽到了兩位娘子在侯府門前鬧的事情,本想請王妃過去勸說一二,未想跟著就得到訊息,兩位娘子早就被世子婦勸進侯府。而且世子婦也正打發了人出城去尋一個叫寧順忠的下僕,孤也是一時好奇,問了一問‐‐倒是巧了,孤身邊一個長隨,往常到紀陽姑母那兒送過幾回東西,倒是恰好知道這兄弟兩個的關係。&rdo;晉王不在意的笑了笑。
他確實不用太在意,論身份他是封了王的皇子,論輩分他是卓昭節與寧搖碧的表叔,而且淳于皇后就在上頭饒有興趣的聽著看著‐‐卓昭節雖然也是皇后頗為喜歡的晚輩了,又怎麼能和晉王這親生愛子比?
所以儘管知道他是滿口敷衍,卓昭節卻也不便直接指出,心頭實在一陣憋悶,想了想才道:&ldo;若寧順忠因寧世忠的緣故生了怨懟,照理也該對著二房來的,卻怎麼反而去害了大伯父和大伯母呢?&rdo;
&ldo;積年老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