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

比起短期內的割韭菜式拔苗助長,華國更趨向於對一名選手的長期培養——所以南韓的那種超負荷量的訓練,原本是不在華國的考慮範圍內的。

林國斌擰了擰眉頭,顯然是正在思考先前那位教練所提出的悖論問題——華國隊與南韓的訓練風格是不同的,華國隊確實不可能考慮南韓的那種訓練強度。

會議室裡,教練們在擰著眉頭冥思苦想,邊上如蘇涼、尚飛、孫睿翔他們這些選手,則只是在邊上安靜地聽著。

直到這會兒,一個冷靜的聲音從選手們所坐的方向傳了出來。

“林指導,我想,我們要避免南韓的那種超負荷量的訓練方式,但是或許教練們一直以來都陷入了一個誤區——滑行基礎訓練,並不等於超負荷量的訓練。”

說話的人自然是蘇涼。

他沒打算多說什麼,國家隊的教練組對於選手們的訓練,是有多重的考量方案的,過去跟著他爹訓練時,他爹也跟他記解釋過許多不同訓練方案的個性化制定難點在哪裡,如果只讓他說出自己的訓練規劃,他還能夠給出建議,但讓他討論整體選手的訓練方案,他能夠給的建議有限。

蘇涼只是點出了最基本的一個邏輯陷阱。

很明顯,國家隊的教練組們其實是陷入了邏輯怪圈,以至於完全忽視了這個原本顯而易見的問題。

在蘇涼的提醒之下,在座的教練組成員們紛紛拍了拍自己的額頭——這麼簡單的一個邏輯問題,他們居然都下意識地忽略了!

其實這也和當前階段國內短道速滑訓練理論不完備有著不小的關係,包括先前開口的那個教練提出的‘訓練負荷’,這在國內也屬於十多年前才剛在國內被提出的概念。

理論上的不完備以及對南韓訓練方式的否定,讓教練組下意識地也將‘增強基礎訓練’和高強度的南韓訓練模式劃上了等號,以至於沒能想起來這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那天的覆盤會議之後,國家隊的教練組似乎開啟了一個新思路,短道速滑隊的選手們在接下來的訓練中,基於滑行基礎的訓練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隨著夏訓期的推進,短道速滑和花滑這兩個專案的訓練都有條不紊地推進了下來,而這兩個兄弟專案在這一個夏訓週期中都不約而同地增強了‘滑行基礎’這項訓練的重要性。

當然,除了滑行基礎之外,其實還有一些其它的細節變化。

這天,在例行的起跑銜接訓練結束後,裴景又一次看到蘇涼在常規訓練結束後,又開始自己的加練了。

——“蘇涼,超出訓練返回了,不需要滑行那麼多!”

裴景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蘇涼的銜接訓練時,很有些不理解,為什麼蘇涼在這個起跑銜接訓練中,會跑出那麼多沒有必要的距離。

按照裴景他們的訓練要求,選手們在起跑線接訓練中,需要做到的是,從靜止的預備姿勢到起跑疾跑再到進入直道滑行,到這兒也就差不多結束了。

運動員所需要做的,是做好從‘預備’到‘起跑疾跑’到‘銜接直道滑行’的這一系列的動作和練習,然後反覆增強這方面的訓練,提升起跑到銜接滑行的流暢程度和速度。

國家隊內的其他隊員和試訓選手都是按著裴景他們的方式進行的,但是蘇涼雖然也同樣認真地在進行這項訓練,可他的訓練總會超出裴景他們所要求的距離。

在到達直道最大速度之後,蘇涼還會繼續在直道末端直接進入彎道滑行,最後還要出個彎,這才算是他的結束。

問他為什麼,蘇涼就表示他記憶裡都是這樣進行訓練的。

最初帶蘇涼做這個起跑銜接訓練的裴景沒在意這麼多,聽過蘇涼解釋之後,就跟他說:“我們只需要到銜接直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