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年 火星

在馬成功廣施仁政和肖華宇的不吝援助下,十座火星城提前五年完工。甚至就連一千公里外的華夏城市群,也在不久前破土動工。

對!不是一個城,而是一個城市群,足足有五座火星城組成。

這一切都要得益於華投集團的戴森雲專案,成功在太陽外圍鋪設完畢。由於恆星能所產生的驚人的效益,讓星資集團置換的百分之十股份一下翻了數十倍,馬成功再一次大賺一筆!

相比之下,火星城每年都是大手筆的支出,根本還沒見到過回頭錢。

從表面看這次華投集團做了賠本買賣,可是肖華宇內心可不這麼看。就拿華夏城市群來說,馬成功為了回報華投集團的大力支援,星資集團重啟行星礦全部產能,對原本計劃的華夏城進行擴建。

華夏一旦有了火星城作為跳板,華投集團的星際採礦產能也會提升了不少。屆時,不論是太空工廠礦產資源,還是繼續擴建戴森雲專案,都將是很大的助力。

此時的美盟恨啊!

因為他們現在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艘艘升級後的馬克艦把星資集團在地球的產業搬空。美盟已經徹底失去了和馬成功的合作機會,並且從戴森雲投入使用後,也被華夏遠遠甩在了後面。

是的,馬克艦也升級了!

二代馬克艦一改粗糙設計風格,有了專用艦橋室和分割好的功能倉。艦身也有了一定的弧度,比之第一代要好看了不少,但人們還是覺得它像個棺材。這一印象似乎很難被改變,不過這也倒成為一個打趣的習慣——棺材棺材、升官發財。

隨著最後一艘馬克艦駛離出地球軌道,星資集團在地球的上百萬員工及家屬,全部移民去了火星,自此開啟了他們移民之路。

……

【各位星資集團員工及家屬,我代表馬成功先生歡迎各位登艦。目前馬克艦航行速度為200馬赫,預計25天后抵達火星。作為星資集團最後一批乘客,星資集團已經全部實現火星移民計劃,剛剛落成火星十號城-曙光城將成為你們的新家園。】

聽著艦內的廣播,乘客們懷著極為複雜的心情,遙望著漸行漸遠的地球。

心中默唸著——再見了,地球!

2058年,地球

在火星快速發展的同時,地球上的大財團們也毫不遜色。其中最大的九個財團,在不斷吞噬完遍佈全球小財團後,膨脹成為不可比擬的巨無霸組織。尤其員工數量,更是一度佔據了當時全球60%人口。

由於九大財團擁有穩定的福利保障和完善的養老體系,其威望已經遠遠超過了政府部門。

雖然政府部門依然還掌控各個行政職能,但由於已經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服務,社會秩序的約束也逐漸被集團制度所取代。即便仍掌控大量的軍隊,但是九大財團手裡有的是錢和資源,生產力更是勝過政府直屬企業。毫不誇張來說,只要九大財團願意,隨時可以建立自己的軍隊。

星資集團位於南太平洋小島上的舊址。

現已經更名為地球聯邦政府總部,以此來作為一種警示——星際資本對政權帶來的分裂威脅。

此時此刻,這裡正在召開一場跨國會議。會場內更是匯聚了所有國家的政府首腦,而商議的內容,就是財團帶來的政權危機及應對預案。

一年前,世界各國政府為應對九大財團帶來的危機,成立地球聯邦政府。以求集全球政府力量,聯合對抗可能到來的文明分裂。作為聯邦政府行使首腦權力的大議長,則由華夏、沙俄、美利堅總統共同擔任,並領導全球政權推行一致性反分裂法案。

聯邦政府成立當年,就推出了一系列強硬舉措,算是扭轉了不利的局勢。

但九大財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