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有人敲登聞鼓(第1/6頁)
章節報錯
第409章 有人敲登聞鼓
和姚廣孝聊了倭國的事情後,朱允熥便找來了解縉,在他和姚廣孝兩人的帶領下檢視了大典的編纂程序。
因為參與的人數足夠多,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科農學等分科編纂互不干擾也完全夠。
近兩千人數萬本圖書,場面恢弘且又盛大,把整個文淵閣都擠得滿滿當當的。
對於其中的發展方向,解縉看看而談介紹的清晰細緻。
唯一的一點,就是對編纂者品行不滿。
這還不算,當著姚廣孝的面就開始彈劾了起來。
要知道,參與編纂的這些人都是姚廣孝拍板定下來的。
“朝廷的本意是編撰一本集集經史子集百家各科於一體的經典巨著的,凡參與之人皆要列名其中,供後世之人傳閱的。”
“但那些參與編纂之人不乏品行不佳之人,這些人又如何能落名於如此重要的經典巨著當中。”
朱允熥瞅了眼姚廣孝。
只見,姚廣孝鬍子稀稀疏疏的臉上,正掛著慈眉善目的笑,對解縉的這一彈劾壓根沒放到心上。
像姚廣孝這樣的人物,即便沒有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風度,卻也是有唾面自乾的氣量的。
解縉不過一小小的狂生而已,還真不至於讓姚廣孝放在眼裡。
更何況,解縉彈劾的那些也並無傷大雅。
既然如此,也就無需朱允熥從中調和了,他只需發表看法表明自己的立場就行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縱觀青史之中,又有多少十全十美的大賢之人,參與聖賢書修撰者全都做到書中所提倡的那些了嗎?”
古往今來,也就只有孔家的那位能被稱為聖人,至於其他人,不管是德行究竟如何,但至少在自己看來是有虧的。
若按照解縉所言,修四書五經那些書只能集於孔聖人一人之手,其餘人連參與評論的資格也都沒有了嗎?
經朱允熥這一反問,解縉一時沉默不言。
朱允熥也沒多停,緊接著又問道:“這些編纂之人自加入大殿編纂之後,是否能兢兢業業完成分內的修纂之事?”
姚廣孝作為大典的監修,且編撰的這些人又都是經他手選拔進來的。
這些人要真翫忽職守的話,姚廣孝就已經剔除出去了。
“那倒沒有!”
解縉搖頭做了回應。
“徽宗葬送了大宋江山,他在瘦金體花鳥畫中貢獻就不值得傳世了?”
“大典編纂之人的品行固然重要,但除了一些十惡不赦之罪者,剩下的人只要忠於本職用心去做這個編纂那就應該給他們個機會?”
“解學士,你說呢?”
解縉這個意思也曾與朱標說過,朱標具體如何說的不得而知,總之是沒贊成他的想法。
要是三言兩語就能改變解縉的想法,朱標說的那些就已經讓解縉改變想法了。
朱標都沒說動解縉,朱允熥又豈能成功。
“殿下說的有理。”
“但臣還是覺著,大典乃古往今來集百科於一書的重要典籍,實在不容德行有虧之人玷汙。”
這就是你說的對,但我仍保留意見?
朱允熥對之也不置可否,這世上掰扯不明白的事情多了去了。
只要解縉能全身心投入編纂之事這就夠了,至於他是滿意其他參與編纂之人這都是不是事兒。
以解縉的品行,他應不至於因為此就消極怠工,從而影響了大典的編纂的。
“富明實業一半的盈利都用在了大典編纂之上,一旦落成只憑一部大典就可名垂青史,望兩位能進益求精落成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