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在眾兄弟中素有威望,但對那些犯了錯兄弟的處置又不能全然照搬老朱。

昔日,老朱在懲戒那些兄弟時,他還可從中予以緩和,而他從一開始就沒辦法高高舉起巴掌來。

而他那些兄弟各自秉性如何,他也算是看著他們長大的,那可是再瞭解不過了。

他們或許會懼於他這個大哥的威嚴,卻也絕不會因此就收斂了他們的秉性。

現在這些王爺尚且如此,等百十年過後,天下的王爺越來越多,那大明天下又會是何等的一番光景。

簡直不敢想象。

朱標第一次因為這個問題,心煩意亂困擾於心頭。

突然,朱標有些明朗。

朱允熥把朱棣和朱柏分別派於倭國和交趾,難道不僅僅只是因為他們適合外,還有想要遷都北平,以及解決私印假鈔的問題。

而還有這些王爺們尾大不掉的原因?

之所以早幾年前就把朱允熥立為太孫,那就是因為朱允熥心智夠成熟頭腦更聰明。

他若真能提前想到這一點,倒是沒有絲毫可奇怪的。

“允熥”

朱標喊了一聲後,最終還是沒問出來。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今日他這問題問出來了,要朱允熥真有他想象當中的意思,不管朱允熥如何回答,於朱允熥本身都沒好處。

朱允熥若不說實話,那就是不忠不孝,而倘若說了實話,那便會加重朱允熥和王爺們的對立。

,!

這於朱允熥不利,也會破壞了皇家團結。

“什麼,父親。”

朱標只說半句就不再度說了,朱允熥轉而詢問朱標要說啥,朱標反而擺擺手不願再往下多說了。

朱標不願多說,那朱允熥就不多問了。

“那兒子現在就去發報。”

從乾清宮出來後,朱允熥便回了東宮。

他現在要處理東宮的大事情小情,更需要有發報機勾連內外的。

為了方便處理這些事情,整個東宮也不只有一臺電報機。

而朱棣掌管著整個倭國更離不開發報機,朱橚則在北平等地湊建醫學院,需要與京中這邊時常聯絡。

因而,兩人都有發報機。

朱允熥給安排人按照朱標的意思把電報發過去沒多久,兩人先後沒多久便給朱允熥做了回覆。

看到兩人電報的內容,朱允熥總算是鬆了口氣。

兩人的回覆基本相差不多。

據他二人所說,大概在洪武十年的時候,反正那個時候他們還沒外出就藩,朱樉朱棡兩人找到了他們,說是有筆生意要做,問他們願不願意參股。

朱棣和朱橚沒啥不良嗜好,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錢,以他們各自的俸祿完全足夠用了。

但朱樉朱棡軟磨硬泡,硬生生把好心拉著他們發大財,變成了求著他們參與了。

最後,朱棣和朱橚架不住他們一再相求,便也就答應了下來。

這麼多年過去,翠雲樓每年的分紅倒是一分不差的按時送到了他們府上。

朱棣在情況說明的最後,情真意切的表示願意歸還這麼年所得的分紅,朱橚則直接了當的詢問出了何事。

朱橚和朱棣相比較起來,還是朱橚與朱允熥的關係更加親近一些。

這與個人的秉性有關。

同時,也是因為朱棣和朱允熥的交集不是軍事就是政治,而朱橚和朱允熥相關的東西只限於醫學院。

這也就導致排除叔侄關係這層身份後,朱棣對朱允熥更像是臣子和太子,朱橚對朱允熥更像是員工對上司。

朱橚需要朱允熥來實現夢想,而朱允熥也需要朱橚來幫他發展經營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