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孫兒支援皇爺爺(第1/3頁)
章節報錯
棋沒下贏,浪費了時間不說,最後還是得乖乖地抄書。
就這樣,朱允熥挑燈夜戰苦哈哈地埋頭抄書,老朱和朱標卻就朱允熥提供的五子棋下法對弈的不亦可乎。
不知過了多久,蔣瓛行色匆匆出現。
“臣從虎威營接收灑傳單之人三十有二,之後經審訊又緝拿同夥五百六十八人,而這些人無一例外,均為方孝孺的徒子徒孫。”
“據他們所言,他們之所以處心積慮敗壞陛下名聲,又試圖構陷太孫,無不都是想以此方式為方孝孺正名。”
對於這一結果,雖並沒有在意料之外,但在剛剛聽聞之後,仍還把老朱氣的不輕。
“書生誤國,還敢誹謗天子,離間皇家骨肉,真是該死。”
“不是說咱是殘暴不仁的昏君,咱就讓他們看看何為殘暴,黃齊方流放的九族該為誅殺,不管行至何處,全部就地誅殺。”
“還有,方孝孺徒子徒孫不是想要給他正名嗎,凡方派弟子全都格殺,統統都去陰曹地府正去吧。”
老朱氣哼哼下令,很快被朱標攔了下來。
“父皇,請三思。”
“方孝孺在讀書人中地位頗高,追隨他的讀書人很多,要把方派弟子全部涵蓋,牽連必然甚廣啊。”
老朱殺人動輒數萬,還怕個啥甚廣。
“咱用不著三思,就這些人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留著他們將來必不過是憑空捏造構陷忠良的奸詐之徒,現在殺了他們省的將來禍國殃民了。”
“蔣瓛,你錦衣衛馬上行動,按咱的旨意全力執行,不得有誤。”
錦衣衛效忠於天子,老朱有令自要執行。
不等朱標再多說,蔣瓛已退了出去。
“父皇殺了方派弟子,恐難堵讀書人悠悠之口,更何況方派弟子並非全是參與之人,全部誅殺未免籠統了些,還需仔細篩選以參與之人定罪即可。”
朱標跪倒在地,還欲再勸幾句。
“雖未參與必也是知情之人,既已知情卻不尋檢舉揭發,其心和參與之人又有何異?”
“這事就這麼定了,等咱死了你想咋處置再咋處置去,咱還活一天就輪不到你來做主。”
老朱不容置疑的話一出,朱標還真沒辦法再勸了,低著腦袋,幾度欲言又止。
旁邊不遠處,朱允熥雖一直在批閱奏章,但具體發生了什麼,他還是聽進了耳中的。
“皇爺爺。”
朱允熥剛喊一聲,老朱便扭過了身。
“你更不用多說,咱死了也輪不著你。”
老朱語氣冰冷,朱允熥卻微微一笑,道:“孫兒是想說皇爺爺決策英明,這樣的處置堪為上上之策。”
老朱這是不知道歷史上,建文三傻忽悠朱允炆都幹了些啥。
要是知道了,就憑建文三傻做的那些事情,殺他個十次八次的都不為過。
朱棣靖難成功,和老朱當初血洗武將有一定的關係,但不過只是其次。
最主要的,不還是削藩之策的失誤,給了朱棣起兵靖難的絕佳藉口。
當初,既然你削藩已經撕破了臉面,幹嘛不想直接把朱棣弄死。
當了那啥還想那啥,典型的讀書人思維。
最關鍵的是,即便不殺朱棣,在靖難期間仍有一百種方法贏得戰場的主導權。
徐輝祖幾次請戰,卻始終不敢用,偏偏把李景隆那種草包推到了前面。
五十萬大軍,不到四年的時間,便全都被揮霍一空。
徐輝祖是朱棣小舅子不假,但李景隆何嘗不是朱棣從小到大的玩伴。
碰到永樂大帝這樣的雄主,徐輝祖領兵並不見得一定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但至少不會在短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