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不容樂觀(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曾翻過本書,要治腸庸之症,只需割掉根啥腸子就能夠痊癒。”
朱允熥話落,朱橚眼神一變。
“這麼偏門的東西,你都知道了?”
“我曾研究治療腸庸之症的草藥,最後發覺,根治腸庸最簡單之法,便是割掉那根壞死的腸子。”
“舍一根腸子,保一條命不虧,況且漢時華佗就已經用麻沸散動刀治療,只要操作得當問題應該不大。”
原以為他這五叔只是對草藥感興趣,想不到對手術治療也這麼勐啊。
“那信國公?”
朱允熥開口詢問,湯山滿臉期待。
都是屍山血海滾出來的,哪還會再怕開個刀。
既然有了辦法,就活該一試。
“沒用了。”
“一到了便血,病症就已不單隻在腸子上了,五臟六腑怕都已沾染,腸子有恙可以割,五臟六腑都有恙能全割了不成?”
朱橚嘆了口氣,潑了盆冷水。
講到這裡,朱允熥瞭解了。
這腸結石怕就是後世所說的腸癌,這病在數百年的後世都無解,更別說現在了。
“那可還有能緩解的草藥?”
這就是能折磨人的病,讓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既不能治療,能緩解一下痛苦總還是好的。
“依我看,即便要用藥也只需用些鎮痛的即可,至於其他的還是別了吧。”
“以信國公的身體,飯菜縱已無法享用,又何必再受草藥身的折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個病要能早治,身體應不至於損耗的這麼快的。”
朱橚微微停頓後,吐出了一句。
“孤在京中見信國公時,當時信國公身體也不太好,就已經腸庸之症了?”
當時湯和曾和他檢閱過軍校,要他早提出治療之法,湯和或許就能多活幾年了。
“那時不是腸庸。”
“公爺常年征戰,身上隱疾很多,年輕的時候就曾患有腸胃病,因而這次腹部絞痛時才會疏忽大意。”
“其實,早在那次進京之前,就曾有郎中斷言公爺天不假年了,正因此,公爺才會在身體勉強康健時,給陛下去了書信。”
湯山介紹中,有些哽咽了。
雖說都在意料之中,但畢竟情義至深,再次提及時,依舊還會難以接受。
“好好照顧信國公。”
“等太醫從京中來了,再給信國公會診一次,說不準他們之中就有人有治療之法。”
只要有希望,總得一試。
從湯和那兒出來,朱允熥便回了驛站。
鳳陽有司官員,回鄉養老的勳戚,會有不少人前來拜會,他要一直躲在湯和家,這些人還以為他不願見他們。
他既做了太孫,這些人情往來就得走。
晚上的時候,由當地士紳,官吏,勳戚聯合,為朱允熥設下了接風晚宴。
“殿下剛一下船,就去見了信國公,實在至情至深,感人肺腑,我來提一個,敬殿下一杯。”
有人舉了杯後,其他人很快附和。
恭維的酒,誰若不舉,那就是看不起朱允熥了。
“誰為大明流過血,朝廷都會記得,在坐各位不是殫精竭慮,為大明治理一方的,就是曾從屍山血海,立下不朽功勳的。”
“再之外,還有曾為大明捐錢捐糧的首善鄉紳,正是因為有你們,大明才有了今日的身盛世,鳳陽才有了今日的繁華。”
“來,讓我們共同舉杯。”
朱允熥一番場面話,帶動起了眾人情緒。
能被朝廷認為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