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護犢子的老朱(第1/3頁)
章節報錯
應天府,乾清宮。
老朱穿了常服,戴好翼善冠。
站在玻璃鏡前,往下壓了壓腰間的玉帶。
“你那兒子,眼裡從沒有王法。”
“才去南陽幾天,就敢開了咱的官倉。”
朱標站在旁邊,回應一聲。
“允熥性子野,行事向來膽大。”
“即便會有分寸,卻也不能慣著。”
“這次開倉,再有無奈,錯就是錯。”
朱標看似溫和,實則還挺嚴肅。
能寬的寬,寬不了的,絕不心慈手軟。
“你說的沒錯,那小子是不能慣。”
“不過,咱的大孫,打罵也得咱來。”
“不管是誰,都不能動他一下。”
“他私開官倉,瞞不過文武大臣。”
“就那些武將,舞槍弄棒成,讓他們辯駁那些文人,真就不是對手。”
“到了奉天殿,還得靠咱爺倆。”
“多些名正言順,於那小子沒壞處,能以口舌駁倒那些文臣,要好過咱的強旨。”
“到時候,你隨機應變吧。”
“實在不行的話,引導一下武將,你不好說的話,讓他們來說。”
老朱一貫護犢子,有這打算,並不奇怪。
片刻後,奉天殿。
老朱高坐御坐,朱標立於一旁。
“河南蝗災,都說說吧。”
事已至此,總該解決。
老朱起了個頭,先挑了出來。
“三皇孫開倉放糧,必有無奈,請上位明察。”
常升橫跨一步,站了出來。
之前,出頭鳥的事情,都是藍玉在做。
現今藍玉出征,為了朱允熥,只能由常升親自牽頭了。
畢竟,他才是親舅舅,他不上誰上?
“是啊,三皇孫不是個不曉理的。”
“三皇孫放出的糧,也全給了庶民,說來說去,三皇孫也是為了他們才會開倉,也算是情有可原。”
常升領了頭,很快有人附和。
人雖不少,但都是武將。
這些武將不善口舌,話說了一大堆,說服力卻並不強。
要想採納,還需潤色。
老朱一瞥朱標,給出授意。
朱標挪步上前,正要說話。
鬱新往前一挪,脫出列班。
“二皇孫奏請,朝廷賑濟。”
“三皇孫請罪,開倉放糧。”
“結合分析,河南蝗災必定不輕,臣以為,三皇孫放糧極大可能是萬般無奈之策。”
“古之聖賢為民清明者不乏其數,三皇孫故而有錯,然不可一概論之。”
“倘若河南蝗災確到不得不放之時,三皇孫此舉非但不能被責,還應給出嘉獎。”
“為民請命,捨身求義從來都是先賢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朝廷能對敢於奉獻者給予肯定,才會誕生更多類似之人。”
“這樣人的多了,才能成就我大明屹立不倒的嵴梁,無論亙古如何變遷,終有大明的一席之地。”
洋洋灑灑一番話,武將不理解了,
剛開始,是消化不了。
後來,是想不明白。
這些文人不是一向和朱允熥水火不容,這咋突然之間,還替朱允熥說上話了。
第一時間,武將們覺鬱新這樣說,肯定是啥不可告人的秘密。
還沒等他們多想,茹瑺也站出來了。
“臣附議。”
“臣以為二皇孫既奏請朝廷賑濟,必是到了需要賑濟的時候。”
“三皇孫提前開倉,雖說有錯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