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招募(第2/2頁)
章節報錯
人才的網路,乃成事的基石。
不說朱允炆現在還不是儲君,就是儲君之位已經板上釘釘了,都不能放棄人才的招攬的。
“是啊,殿下,臣也是這樣想的。”
黃子澄話落,齊泰很快附和。
兩人連番相勸,朱允炆還能說什麼。
沉默片刻後,便很快開口,道:“那就聽二位先生的,我出宮不便,二位先生誰去結交一下那說書先生。”
黃子澄是大本堂的先生,直接教授朱允炆。
論親疏關係,還是他和朱允炆親近一些。
很快,黃子澄自告奮勇,道:“那臣去走一趟吧。”
有人應答,朱允炆當然不會反駁。
“那就辛苦黃先生了。”
而另一邊,朱標帶著一首謄錄下來的詩,也尋到了老朱。
“東宮屬官在傳一首古風詩,兒臣覺著挺不錯,給爹也瞧瞧。”
朱標剛把詩放下,老朱便放下了批閱了一半的奏章。
拿著那詩,舉起端詳。
一邊看,一邊念。
唸誦完畢,給出了評價。
“是個有點東西的。”
朱標坐在老朱旁邊,接著又道:“能寫出這種詩的,至少是個賢仁正氣之人,兒臣打算讓允熥先和他接觸一下,若他真的胸有點墨,而且允熥也願意聽他的,那就讓他先教允熥試試。”
為了朱允熥,朱標這個老父親可是操碎了心。
朱標自小讀聖賢書的,都能接受從民間聘請的先生。
老朱白手起家,那就更沒問題了。
,!
“能行,你先摸摸他底,是叫個許仲琳?”
“要是他真的人品如詩品,再讓那小崽子接觸不遲。”
別看老朱見了朱允熥橫眉冷對,但對朱允熥的關心,並不比對朱標的少。
“兒臣也是這樣想的。”
“兒臣立馬就去。”
一時之間,除了朱允炆和朱標,外面以各種各樣目的,想要結識化名許仲琳的朱允熥的人,還有很多。
有茶館東家,想挖朱允熥去說書的。
有吃官飯的,想要讓朱允熥去當幕僚的。
也有達官顯貴,想要讓朱允熥去說單場。
更有開書館的,想要買朱允熥話本的。
目的雜七雜八,反正人是不少。
當初隱姓埋名,不與聽書的人直接接觸,不正是因預料到了這一天嗎?
要準備見他們,又何必隱姓埋名?
之後的幾場,與以往一樣。
悄悄摸摸的來,悄悄摸摸的走。
唯一不同的是,兩個一壯一瘦的夥計站在了屏風的左右兩邊。
一旦有人現在說書的時候強行與朱允熥見面,不管書是否說完,朱允熥起身就走,絕不拖泥帶水。
這樣走了幾次,便不用專門再找人看了。
凡有人膽敢在說書的時候強行去見朱允熥,必有其他聽說的人強先一步出面阻止。
輕則一頓胖揍,重一點的話,幾人合力直接扔出茶館。
幾次下來,再有不安分的人也不敢隨便冒失了。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