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是為了讓他們欺壓的。”

鐵弦再一次搶先出言,讓在坐的眾人臉上當即青一塊白一塊的很不好看。

不說軍屯侵佔民田了,就是他們本身為了擴充私產陸陸續續也都幹過些類似的事情。

“上位,自洪武十五年開始雖需朝廷資助養兵,但不過只是朝廷財政的一小部分,要是裁撤了軍屯,所有壓力就都積於朝廷身上了。”

“是啊,設軍屯可以讓衛所自給自足,即便是朝廷朝政困難,也不會出現軍餉缺失太甚的問題。”

“上位,軍屯利大於弊,還需仔細考慮才可做決定,鐵尚書一個文人,又沒領過兵,認知總歸是有所欠缺的。”

鐵弦的建議一出,除了常升以外,就連一向和藍玉行動不夠密切的李景隆徐輝祖都強烈反對。

反對的這麼積極,沒鬼才不正常。

“皇爺爺!”

一直沒說話的朱允熥,突然起身站了出來。

老朱斜倪了一眼,一副不信任的表情,道:“想好了再說。”

這是怕他還按照之前的,把政,肅貪還有裁軍屯收國有一塊說了?

他又不傻。

藍玉那些人反對這麼強烈,可見軍中在這一問題上拿好處的人並不少。

要是把那三項同時進行,在軍卒根基不夠強大的時候,即便有老朱的威望在,也很難保證能順利推行下去。

“是。”

朱允熥拱手,應道:“孫兒以為舅爺他們說的有理,軍屯為朝廷解決了朝廷的養兵問題,是朝廷長治久安的國策,不可隨便輕易更改。”

“不止如此,大明能有今日之昌盛,全寄於將校軍卒出生入死所致,孫兒以為還需提升他們的待遇。”

朱允熥把之前和老朱和朱標所言的那些,再次又陳述了一遍。

立了功,送表彰回鄉。

滿了服役年限,或在戶籍所在地安排營生,或給予錢糧購田置地。

一句話,把從軍待遇和思想教育相結合,讓軍卒把對上官的效忠徹底變成效忠於朝廷,效忠於老朱。

“好啊。”

藍玉眼前一亮,嗓門都大了很多。

不愧是自己人。

“殿下所言在理,軍戶地位低又沒有保證,很多人都是被迫無奈才會從軍,這樣一來的話,勢必會提升戰鬥力。”

附和著藍玉,馮勝傅友德等也都紛紛表了態。

只不過,傅友德沒有藍玉那麼激動。

以老朱的性子,在明知軍屯有問題時間,不可能置之不理還反向幹這些。

“孫兒前不久去陝西平叛時,發現陝西諸衛卻有類似於宋國公所言的那種情況,沒了戰事之後,上到將校下到軍卒都有所懈怠。”

“孫兒以為思想教育是培養軍卒士氣的一個保證,軍校恰好培養了一批政,不如把他們派下去鼓舞一下士氣。”

剛才朱允熥已對藍玉等人做出了讓步維護了他們,現在對朱允熥這個不痛不癢不算啥大問題的請求肯定也得支援。

“臣以為殿下所言在理。”

,!

“臣附議。”

“臣也贊成。”

朱允熥這話一出,包括接觸不多的徐輝祖和李景隆也都投了贊成票。

就在這時,一道不和諧的聲音突兀響起。

“臣不贊成。”

眾人扭頭,是鐵弦。

鐵弦的臉上有些激奮,不忿道:“提升軍卒待遇,派遣啥政搞思想教育這並不能解決軍屯的問題吧?”

“臣以為軍屯自給自足弊端很大,還是當以在危害還小時徹底解決,拖的時間越久造成的危害也會越大。”

茹瑺當兵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