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疍民千里迢迢的跑過來的初衷就是為了過安定日子的,之所以停滯不前不過就是擔心朝廷出了誆騙之意。

現在親眼所見,朝廷做到這種地步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他們確實也沒啥可要求的了。

要是錯過了這個機會再想上岸的話可不知猴年馬月了,難不成他們後代子孫還要流浪於海上不成。

那樣的日子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當各船上的疍民代表把在直沽的情況轉告回去的時候,那些人倒也沒多做考慮便都直接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疍民們繼續行進。

朱允熥也沒著急回去,在朱高熾的陪同之之下去了北平。

這還是他第一次去。

北平城中圍繞燕王府之外,後世紫禁城那片地方並未做多餘的開發。

哪怕是有了玻璃水泥,但紫禁城仍不可否認乃為歷史的瑰寶,無論是從歷史文化還是建築上那都是能對外展示的名片。

因而,朱允熥決定即便是要遷都,也務必要還得按照當初朱棣遷遷都北平建皇宮的樣式來。

所以,務必得先空出地方。

北平即便當初佔了元大都的光,但地處北國所招戰火雖不多,也依舊是非常的下蕭條,與應天府那種水路發達的地方根本沒法比。

一路走來,所見最多的不過都是些走南串北的商人,其餘便是些短衣短褲的尋常百姓。

但唯一醒目的,就是在留出將來修建皇宮外的那些高門大宅。

這都是將要賣給那些高官的。

另外,還有些別墅區。

這是給那些身家不菲的商賈的。

之後,再往下就是些高樓了,七八十平,百十來平的都有。

這是給給尋常百姓的。

最後,在一些風景宜人之處還建有不少度假勝地,此乃方便那些達官顯貴閒暇之際出來遊玩的。

說白了,現在雖然還沒有遷都,但整個北平都已經衝著遷都的方向發展了。

等將來一旦遷都的事情落實,富民實業便將立刻腰纏萬貫。

這個計劃在富明實業開始起步的時候就已經在落實了,到目前已經完成了九成。

現在的北平地價便宜的很,在水泥玻璃等主要運料自產自銷的情況下,完成這個規劃並沒有多難。

剛開始有人不理解朱允熥為何要獨獨建設北平,隨著那些疍民在北平城外各縣安家落戶後,抱著懷疑的人這才終於明白。

原來早就定好這計劃了啊。

還有人說,區區疍民的身家能有多少,他們將來再怎麼有錢,也不可能住的起那麼好房子的。

至於朱允熥所想的那個規劃就沒人會往上面想了。

洪武二十四年的確是遷都之意,當初老朱派朱標巡視西安也是為了遷都準備的,這滿朝上下誰都知道。

只不過,那時遷都考慮的是西安和洛陽。

主要是西安。

老朱當時分藩朱樉的時候,就曾和他說過要讓過去之治理西安以備將來遷都所用。

但,朱標去西安走了一趟後就病了,朱樉也已經走了好幾年了。

近十年的時間,當初曾聽聞要遷都的朝臣也都不復存在了,誰都不會再聯想到朱允熥疍民安置在北平是為了將來的遷都了。

更何況,富民實業不止在北平大搞房地產建設,從南到北哪裡由都有富明土建的影子。

結合著這些,更沒人想到了。

他們沒人想到正好,正好能讓朱允熥預留出充足的時間完成在北平的佈局。

在城外安置疍民的地方走了一圈,瞅著那些整齊的高樓,以及拖家帶口有條不紊喬遷新居的疍民們,朱允熥說不欣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