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文官們隨之爭相引出了論據。

聖人若真的不提倡動用兵戈,但幾千年下來沒見有一個政權廢除了軍隊,也沒有什麼時候是真的不打仗了。

不怕有對手,就是對手有文化。

在這些人的引經據典中,那些不願出兵的文官們連反駁都辦不到。

不管他承認與否,職大出生的這些官員只要往出來一站,就會被人自然而然的引為他這一夥兒。

因而,朱允熥也就沒有再藏著掖著,立馬站了出來道:“皇爺爺,孫兒也以為非出兵不可了,不如就讓涼國公去吧。”

有了朱允熥的提議,藍玉趕緊順坡下驢。

“臣願往,臣願往。”

剩下的那些武將非常清楚自身的綜合實力根本比不過藍玉,自然也就沒人和藍玉競爭這個名額了。

其實,只要藍玉能夠取勝,於他們所有武將都是有好處的。

武將們把利益看的輕,遠比文臣們更加團結,在藍玉剛一表態後,剩下那些人便都不遺餘力的開始送藍玉上位。

“涼國公是臣等這些人中戰力最強悍的,出征交趾一事非他莫屬了。”

“這次和交趾的交戰主戰場勢必會在交趾,最終還是以陸戰為主,這都是涼國公的強項。”

“對,涼國公領兵肯定沒問題。”

還沒決定到底是否出征,那些武將們便開始推舉人選了。

,!

不過就目前這種情況,根本就阻攔不了了。

在那些武將七嘴八舌之中,老朱很快便表了態,道:“戶部兵部協同配合,在半個月之內務必點兵出征。”

不等戶部兵部表態,藍玉便指著自己不斷衝著老朱擠眉弄眼,道:“臣臣”

對藍玉,老朱估計是又愛又恨。

的確是能打仗不假的,但論犯錯也毫不手下留情。

老朱瞥了藍玉一眼,冷聲道:“藍玉為帥,領兵五萬。”

聽了這,藍玉連體統都不顧了,當著那些臊眉耷眼的文臣就差一蹦三尺高了。

這麼長時間沒出去過都快發黴了,好不容易才碰到這個機會,肯定得慶賀一下的。

老朱也不管這些人的心情如何,現在的老朱對朝臣的掌控那是絕對的,誰要是在這個事兒上掉鏈子,那就得等著掉腦袋吧。

有利益相同者又如何,誰要是敢查出面做保,有多少保的他就敢殺多少。

“行了,都滾蛋。”

事情都談妥之後,老朱便開始趕人了。

在那些文武大臣們陸續都走光了後,老朱又對黃中進行了新一輪的咆孝。

這可著實憋屈。

即便是沒有朝廷的叮囑,黃中都不至於敗成這樣。

這已經不能用傷亡多少形容了,只剩下用倖存多少來表示了。

不說是大明立國以來了,就是老朱有史以來都沒打過這麼憋屈的仗。

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就被人家打得差點全軍覆沒。

“他孃的。”

“還指揮僉事呢,小旗都夠嗆。”

“這個黃中也在軍校進修過吧?”

軍校的控制權,包括課程都由朱允熥負責,但具體教授的內容由專人負責。

朱允熥要忙的事情那麼多,很難事無鉅細的把這些問題全都監管到位。

但,誰讓他是主要負責人。

面對老朱的追問,朱允熥只能道:“陸軍的百戶以上都陸續在軍校完成了進修,黃中作為指揮僉事也在其中。”

毫不例外,很快得來了老朱的斥責。

“你把軍校誇的天花爛墜的,最後就給咱培養出來了個這樣的貨色,資質平庸也就罷了,連自保都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