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本就是有真本事的,只要真心教就不愁沒長進。

“那就好好練。”

“作為儲君你雖不用衝鋒陷陣,但卻不能沒有上馬殺敵的能力。”

朱標表示了贊同之後,很快把帶來的東西放到桌上開啟。

“凋刻精於微末,非有超常耐力者所不能成,這段時間你可以於這上面練練性子。”

“不需要你於此上有多大成就,但練習多了至少能讓你的心得到沉澱。”

“將來你手中終會掌有生殺大權,只有你的心性足夠沉穩,才不會做出頭腦一熱的錯誤決定,也不會因大臣的忠言逆耳枉殺好人。”

這話不是沒理。

不管咋說,朱標對他是下了苦心的。

打心裡希望他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品行能力等各個方面遠勝於他,將來做個更出色的好皇帝。

“兒子明白了。”

朱允熥話沒多說,很快點頭應下。

之後的日子,朱允熥或打打拳,或聽從朱標的建議練練凋刻。

剛開始的時候,常被刻刀割出血。

後來練的多了後,先是熟練掌握了刻刀,等到後面便能從四不像凋漸漸有了稜角。

相比較於這,外面則暗波湧動。

地方上創辦了報紙,配合著在職大學生宣傳,軍卒退役問題逐漸被地方百姓所接受。

做的好一點兒的地方,百姓還會領著退役軍卒開荒,幫他們解決歸鄉後的實際問題。

而隨著這些訊息傳遞進各衛所時,軍卒對此更是好評一片。

他們能夠退役本是好事,但回鄉之後是否能融入普通人的生活,這也是他們所擔憂的。

現在這些擔憂得以解決,自然也就更支援朝廷的這一決策了。

而各衛所逐漸趨於穩定,這也就意味著老朱馬上要對外派出去的勳戚武將動手了。

這些本就是計劃當中的,不說是需朱允熥做啥,就是老朱和朱標啥都不用做。

反正機會已經給過了,就看藍玉他們咋選擇了。

就在朱允熥醉心於凋刻的時候,老朱給藍玉等人發了催促回京的電報。

而彼時,他們出京已近三個月了。

三個月的時間,除了鐵弦稍有成效外,其他幾人全都停滯不前,誰都沒查出有用的東西來。

在收到老朱電報半個月左右,i藍玉等七人陸續風塵僕僕趕回了京。

乾清宮。

老朱撐著手坐於御桉前,旁邊是七人以奏章的形式彙報上來的結果。

“山東諸衛軍屯產糧與呈報兵部賬目自洪武十五年起就開始就已有出入。”

鐵弦即便是奉旨查桉的兵部尚書也不可能去衛所中,光明正大的把這些問題查清楚。

他到了山東後,先喬裝打扮從軍屯附近的民田查起。

軍屯的品質遠高於一般的民田。

同一時期民田收成是多少,而軍屯報上來的收成又是多少。

兩者相差的那個數,便是軍屯貪墨的最低數目。

從洪武十五年開始已顯出入,十數年時間一年比一年高。

到現在同樣的地,養活的軍卒卻遠不如洪武十五年的多。

另外,據地方稅收的記錄所知,軍屯周邊百姓交的稅在逐漸遞減。

近幾年又沒有大規模用兵,雖有些自然災害,但並不足以影響百姓生活。

按常理來說,百姓人口應該遞增。

最關鍵的是,其他地方的人口在增加。

為何偏偏只有軍屯附近的在減少?

唯一的可能就是軍屯在侵佔民田,導致百姓不得不逃亡。

當然,這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