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決定了(第4/5頁)
章節報錯
。
這話要是讓老朱聽到,恐得牛氣哄哄的說一句,他北元既佔據著龍興之地位為何還讓咱奪了天下。
看完朱標的條陳,朱允熥還給了朱標。
“不知父親如何看?”
老朱很早之前就開始在西安佈局,而朱標顯然是支援這一條陳的。
看著朱標幾乎寫到吃毛求疵的條陳,朱允熥有些不太確信是否能說動朱標了。
一旦遷都西安那就得耗資數萬去修建宮殿,他實在不想等他即位再往北平折騰一頓了。
要是真遷在了西安,那這一世大明的都城恐再無緣於北平了。
想到這,朱允熥突然想到了,後世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不等朱標說話,朱允熥便道:“父親,兒子以為還是北平好。”
“北平相較於西安差的只是氣候,至於地理位置兒子看並不是個事。”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也是獨屬於我大明的錚錚鐵骨不是嘛。”
朱祁鎮土木堡後於謙力挽狂瀾誓死不南遷,避免了大明重蹈南宋之覆轍,闖王攻進北平崇禎皇帝煤山自刎留下絕命書。
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不管後世如何黑大明,大明終究是沒斷了骨頭。
因為有他的穿越大明之後變成啥樣子不得而知,但到了北平將來或許還能全了歷史上那錚錚鐵骨。
“至於百官反對,那些文武大臣們在應天府置辦了豐厚的家業,只要是遷到了那裡都不會同意。”
“不僅是文武百官們,士紳大族們也不會同意的,一旦遷都政治中心就將轉移,這會直接影響經濟直接北移,這於他們也是傷筋動骨的打擊。”
“另外,北平的民心較之於西安也更強一些,畢竟是作為都城的,要是到了西安還得重新經營這些。”
朱允熥西安去過北平也去過。
到了北平,百姓紛紛避道相迎。
而在西安,百姓禮節上倒是沒問題,但看到朱允熥的儀仗一個個眼神噴火,恨不得立馬朝朱允熥丟石子。
所以,在北平他可以隨便上街,在西安他就不敢冒這個險了。
朱允熥說的口乾舌燥,朱標不知聽進去了沒有,反倒是翻閱了桌上的奏章。
他說的夠簡短了。
啥時候不能批,非要趕在現在?
朱允熥正要叨咕幾聲不滿,朱標則抬頭道:“說完了?”
“現在的北元較之數年前更加安穩,北平唯一的缺點就是氣候更加寒冷,以及是北元昔日的都城。”
“至於其他方面,確實較之於西安更有優勢,正如你所說,既然是要遷都也不差再多些難題了。”
朱允熥越聽越清晰,這是要往北平遷了啊。
“父親的意思是?”
“遷都北平?”
之前老朱和朱標都露過這樣的風聲,但誰都從來沒有明確的表過態度。
隨後,朱標給了楊永保個眼神。
楊永保轉身在一密匣中翻出一封電報。
為了方便傳遞,電報用紙大概是信紙的一半,因而一眼就能看出來。
得到朱標的再次同意後,楊永保把電報遞給了朱允熥。
朱允熥只是微微一瞅,便發現了其中的不同尋常。
這電報是朱棣的。
朱棣明確表示,朝廷如有遷都北平的意思,那他聽憑朝廷的差遣絕無二話。
看那時間,好像是剛到北平的。
朱允熥眼神一恍,滿滿的不可思議。
“就你那點小心思還能瞞得過你四叔?”
“你在北平周邊不計回報投入那麼大力氣的建設,這又豈是平白無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