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義總歸得防備。

所以,除了需禮部按禮節招待外,還得安排人對即將帶來的舊港使團監督。

上樑不正下樑歪,畢竟陳祖義品行本就不端,且又是透過不正當手段當了國王,小心點兒總歸是沒錯的。

幾日時間,朱允熥除了跟著禮部準備招待的相關事宜外,就是和錦衣衛敲定使團到來之後的隱秘監視。

其實,不管是禮部,還是錦衣衛都不是非朱允熥不可的。

老朱安排這些,不過是為給朱允熥找些事兒做罷了。

一連忙了幾天,終於在第六日的時候,梁道明侄子梁觀政,陳祖義兒子陳士良幾乎先後腳到了應天府。

朱允熥既授老朱之命處理相關事宜,那自然有必要隨同禮部和鴻臚寺官員親自接待。

他儘管只是個皇孫,但卻也在昭顯著朝廷對他們的重視。

舊港是下西洋的重要交通樞紐,保證舊港的絕對安寧,對下西洋也是有好處的。

兩隊相差不多的船隊,先後在碼頭停泊靠岸。

都是地地道道的漢人,衣冠上儘管和大明的有所出入,但至少穿的都是漢人的衣服。

“小臣陳士良拜見太孫殿下。”

朱允熥微微一笑,扶起作揖的陳士良。

“不必多禮。”

“諸位先隨鴻臚寺去會館下榻,稍後禮部會設宴為諸位接風洗塵,明日皇爺爺會在奉天殿接見諸位。”

朱允熥說明可流程之後,很快有鴻臚寺官員上前。

“請諸使團隨在下來吧。”

誰知,陳士良卻擺擺手。

“不急。”

“梁觀政就在後面,小臣等等他一塊兒吧,省得還得勞煩多派人跑一趟。”

陳士良長得還算可以,身材挺拔修長的,並沒有他固定印象中半點海盜的影子。

“這樣也行。”

“只是要勞煩諸位等等了。”

陳士良既有這要求,朱允熥並沒有拒絕。

“無妨!”

“反正一路都在坐船,也沒啥可累的。”

大概一盞茶後,一個身材長得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出現在了朱允熥的面前。

這年輕人,包括他身後的使團眉宇間各個帶著些不忿,渾身上下散發著陰霾之氣。

“小臣梁觀政拜見太孫殿下。”

語氣冰冷生硬,行禮中也透著不快。

“起來吧。”

他們的態度不好,朱允熥自然也不好。

舊港對於大明來說是重要,但大明不見得非得以這樣的外交手段控制。

他們既不願朝貢,大明大可換種方式。

“鴻臚寺,安排吧。”

之後,朱允熥扭頭就走。

本以為陳祖義使團最難處理,誰能想到最難處理的竟是梁道明的。

當初,是大明主動派使團去和梁道明接觸的,但向大明朝貢貿易那也是梁道明答應的。

他既然不想來可以不來,來了又是這種態度,誰愛慣著誰慣著去。

朱允熥轉頭走出沒多遠,等候在後面的陳士良主動上前,問道:“殿下要回去了?”

“小臣久仰殿下的名聲,不知何時能讓小臣拜習一二?”

陳士良既已搭訕,朱允熥只能停下。

而與此同時,梁觀政一行正被鴻臚寺官員領著過來。

見到此,陳士良笑著拱手招呼。

梁觀政扭頭一瞥,搭理都沒搭理。

“殿下,小臣少不了還要在大明待幾日,到時候還請殿下不吝賜教。”

陳士良嗓門比之前抬高不少,話既都這麼說了,朱允熥不應都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