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上賺到恐不盡然,但僅有這一次怕就得賠的連褲衩都不剩了。”

這是啥?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了這一源頭,徹底揪出海外走私錯綜複雜的根莖是遲早的事情。

“軍屯的問題查的差不多了,這事正好交由錦衣衛接手,你就不用多管了。”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沒有當面給出表彰不說,還讓他徹底放棄插手這事。

他謀劃了這麼多,不就為走私改官營嗎?

“皇爺爺。”

朱允熥認真了許多,道:“走私必不僅限於松江,其他地方肯定也會有。”

“處理的時候不僅不可一竿子打死,還要予以變通讓走私的利益為朝廷所用。”

“走私利益巨大,只要有利益就不乏有冒險的人,朝廷查的再嚴都永遠不可能徹底杜絕走私。”

“相反,朝廷查的越嚴進江南的世家大族吃的也就越飽。”

“大量的銀子流於那些世家大族之手,不僅升斗小民的利益受損,朝廷的利益也會受損失的。”

朱允熥都說這麼明顯了,老朱敏感的神經當即開始緊繃。

“你想說啥?”

這問題遲早得說。

一直拖到現在,不能再不說了。

“父親呢?”

有朱標在,更安全些。

“你爹不在不能說?”

朱標在與否,不影響他要說的。

這不有朱標在,他若惹老朱生氣了,還能有人護著他不是?

應該確定朱標在,他再進來的。

現在都到了這步,容不得他不說了。

朱允熥緩了一下,沉聲道:“商賈肥沃,孫兒以為首先應加收商稅充盈國庫。”

“另外,應增開市舶司允許民間出海,只有把走私轉化為合法出海,走私的鉅額利益才能流於朝廷。”

加商稅,開海禁。

兩個老朱最反感的,朱允熥一下都碰了。

“說完了?”

老朱語氣冷了很多,與之前明顯不同。

“皇爺爺,大明物產雖然豐富,但海外的同樣不差,將來會是海洋貿易的天下,大明把握不住這個先機,一旦等海外諸國藉此崛起,到時候那就被動了。”

現在正是發展的最佳時機。

只要把握好這股東風,等歷史上藉助海洋貿易強大起來的國家開始崛起的時候,大明實力早就甩出他們好幾條街了。

“大明的錢不夠你賺?”

老朱不鹹不澹問了句,朱允熥半天沒反應過來。

良久,才終於想到。

老朱這是以為他開海是為了他自己?

朱允熥趕忙解釋,道:“皇爺爺,孫兒是為了大明將來所慮,海外利益巨大,根本不是海禁所能阻礙的。”

“朝廷的海禁只會讓那些利益全都到了私人的腰包,這樣導致的最後結果肯定是,朝廷越來越窮,那些士紳越來越富的。”

類似的話,不是沒人說過。

老朱要是能聽得進去,海禁就不會越來越嚴重了。

“你認為咱沒杜絕的能力?”

老朱抬眼一瞥,滿是不屑反問。

要是有,就不會有松江扣下的那五條船。

鉅額利益之前,有的是願為之冒險的人。

朱允熥肯定不敢否認老朱。

只是,道:“皇爺爺,海禁絕對弊大於利,總不能因海上存有難題,就因噎廢食徹底杜絕了海外貿易吧?”

“無論倭寇還是張士誠陳友諒那些餘黨總得要正面解決,直接全面海禁豈不顯得您怕了他們?”

開海利益再大,總得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