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昭告(第2/3頁)
章節報錯
“臣領旨。”
沉吉秀稍愣了一下,很快接下了旨意。
不管咋說,只要皇帝信任就行。
沉吉秀退出,老朱和朱標這才翻了他呈上的供狀。
“這麼短時間內,就能以刑獄查到趙勉,怕是不知用了多少重刑,牽連了多少無辜的人。”
“怪不得陳敬宗會怕到,連證據都不敢往上交。”
朱標放下沉吉秀的供狀,皺眉長嘆了一聲。
“如此之人,恐不能重用。”
“父皇把趙勉一事交於他,少不了又要興刑獄,重審訊,致使朝中上下人心惶惶的。”
對老朱的執政方式,朱標很多不認同。
但只要不是太過重大的,朱標不會非和老朱對著幹。
多年之前,朱標和老朱意見經常相悖。
朱標堅持自己,絲毫不妥協,對老朱寸步不讓。
老朱被朱標的肝火,常氣的大動肝火。
父子兩人明明都很在乎對方,卻經常為些許小事,搞得水火不相容。
出身環境不同,處事風格又咋能相同。
馬皇后出面,和朱標促膝長談。
經馬皇后開導,朱標想通了。
以老朱的出身和性格,就註定他的政令不會寬鬆。
而正是這些不寬鬆的政令,才使得受胡虜蹂躪近百年的夏大地逐漸恢復了生機。
不管咋施政,只要於國於民大有裨益,那就是良策。
要是他爹能摒棄自身想法聽他的,那就不是他爹了。
因而慢慢地,在一些不是太大的決策中,朱標也開始嘗試著接受了。
哪怕是發表些想法,也會婉轉了許多。
“文人奸滑,可用之不可信之。”
,!
“他們該慶幸,錦衣衛被咱裁撤了九成,僅剩下的一成,沒了大動刑獄的能力。”
“沉吉秀有類錦衣衛之能,卻沒錦衣衛兵馬。”
“若如不然的話,誰膽敢參與行賄受賄,就等著掉腦袋吧。”
老朱渾身戾氣,眼中都快噴火了。
自出了楊憲的事,老朱對文人就沒有了絕對信任。
但對趙勉,還是有所器重的。
趙勉幹出這種勾當,可比尋常人讓老朱生氣。
朱標不再多勸,為劉三吾說了句話。
“劉三吾年紀大了,跪在外面一天,滴水沒進,爹要不見他,就讓他回去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勉的事情,他是否知情,還得詳查。”
劉三吾洪武十八年,被徵召的時候,就已七十三了。
“讓他回去。”
“趙勉一桉未結之前,他不得離府。”
還能做出處置,說明沒徹底放棄。
怕的是置之不管,那才是在等死。
另一邊,朱允炆把趙勉的事複述呂氏。
呂氏很快出了主意,事情都已經發生了。
最重要的補救之法,那便是把態度擺出來。
不管咋說,他都曾和趙勉親近。
主動和老朱認錯,表示自己在戶部歷練那麼久,竟然一直沒發現趙勉受賄數額竟已如此之大。
趙勉的勾當,老朱他都沒發現,又豈能怪朱允炆。
聽聞呂氏的分析後,朱允炆有了信心。
做好心理建設後,當即往乾清宮而去。
才走到半路,便碰到了朱允熥。
朱允熥去乾清宮,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