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

朱允熥能說的也就只有這了,到底去不去那就是臨安的事情了。

“我還記得昔年父皇駕著我和大哥一塊玩,就連和群臣宴席期間也會帶著我和大哥的。”

“父皇這輩子太苦了,他把所有的心血都給了天下蒼生,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得到了父皇的愛,也該為父皇分這些擔子的。”

“我知道,我都知道。”

“李家之事你姑丈從不曾怪過父皇,就是家公被下獄後也曾幡然醒悟理解了你皇爺爺。”

“在家公被斬前的當天夜裡,我和你姑丈也將於天亮後遷於江浦,我們當天夜裡一塊去見了家公。”

“家公說他這輩子最英明的決定就是跟了父皇,父皇天資出眾是天生的將軍天生的皇帝,當年所有梟雄之中,郭子興韓山童包括陳友諒張士誠之流都不比不上父皇的。”

“他還說,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沒能學湯和在功成名就之際急流勇退,那些驕兵悍將們一個個驕橫跋扈,還有那些文官都不是省油的燈。”

“在政治的旋渦之中他們往往都會先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家公被這些人吹捧著不過是做了出頭鳥了而已。”

“父皇為了朝綱安寧,從大局出發殺了他這出頭鳥並不稀奇,所有殺伐決斷的帝王必然都會這樣做的,即便他面臨這樣的情況也會選擇這樣的方式。”

“只是當他想明白這些時,局面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這也是身處政治旋渦走錯路代價。”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李善長在大牢也不是被關一日兩日了,這麼長的時間足夠他想明白這些問題了。

當然,或許是人死將死其言也善,或許也是想借此消除李祺心中的仇恨。

大明現今江山可謂是牢不可破。

要是李祺心中紮根下仇恨時時想著找老朱報仇的話,就憑他那點是道行沒等他表現出來就得被老朱搶先一步掐滅。

不想讓李家真的徹底絕後,李祺只能規規矩矩做老朱的順民了。

不過,不管李善長是怎麼想的,他能在嘴上承認自己的錯誤那就行了。

“姑,都過去了。”

“先吃菜,要不涼了。”

李靜和李諾兩嘴中吃的滿滿當當的,看到臨安的情緒有些不高,一左一右給臨安碗裡夾了菜。

“娘,吃肉!”

兩人年紀都不大,當初李家被抄他們全家搬到江浦時,大一點的李靜不過才兩歲,最小的李諾還尚在襁褓之中。

他們對榮華富貴的記憶早就模糊了,從有記憶起便是如今的貧寒窘境。

即便知道李家當年之事,也知道他們搖身一變的身份,也很難再有那種物是人非的感覺。

這也是年齡使然。

臨安也不願在兩個孩子之中說太多,只道:“伱們兩別吃太多了,不然肚子會不舒服的。”

突然間吃這麼多肉,腸胃是會不適應的。

“等送你姑丈走過最後一程,姑你同你去回去看看父皇,自接到你的信之後姑每晚都會夢見父皇。”

“許多年不見姑也的確想你皇爺爺了。”

就在朱允熥和臨安母子快吃完的時候,李芳這才端著殘羹從屋裡走了出來。

“你爹吃完了?”

李芳把手裡的東西放下,回道:“爹心情挺好的是,吃了也不少,兒子安頓爹睡下了。”

“行,快吃飯吧。”

臨安招呼李芳坐下,又給他擺了碗筷。

朱允熥陪著臨安一家吃了飯,留下了孫醒以防止李祺有什麼突發情況,他則帶著護衛回虎威營去了。

臨安家裡空間有限,實在沒有安排他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