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當場罷黜

“判定標準是什麼?”

應天府尹支支吾吾,半天沒說個所以然。

不用說,這傢伙必是以民告官如子告父為由,不問青紅皂白的便想當然的潦草結了案。

要是老朱在這兒的話,這傢伙少不了得被罵個狗血淋頭了。

也就是朱標脾氣好,雖有怒氣也就是氣場上稍稍變了些,並不會隨便發洩出來。

“知道百姓狀告所為何事嗎?”

片刻後,朱標又問了個新問題。

朱允熥所拿回的狀子上清晰梳理的這個事情的脈絡,不久之前才剛拿給應天府尹看過。

只是不知道的是,朱標詢問的是在看了狀子之後還是之前了。

這應天府尹許是為官的時間久了,熟悉其中的門道了。

總之,連考慮都沒有,當即便脫口而出做了回答。

“那些百姓狀告縣中耆老士紳毀壞田地,往常類似的事情都是在民間自行解決,連縣裡都不會驚動。”

“所以”

不會驚動縣裡不是不需要驚動,而是縣裡或需耆老士紳治療鄉民,或需早就與他們狼狽為奸。

無權無勢的普通鄉民,根本就狀告無門告不上去。

這應天府尹以此為據瞭解敷衍百姓的的訴訟,一看就是那種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碌碌無為的昏庸之輩。

這也別怪為何在他治下,能讓翠雲樓那些人闖進幾家富戶差點就把銀子偷出去了。

聽了應天府尹的解釋,不用等朱標再說話,朱允熥便戳破了他後半段沒說出來的話。

“所以,你便認定是刁民生事責仗了他們?”

被朱允熥指出來後,那應天府尹也知道他要這麼應下,那他仕途也就完了。

還欲強詞奪理,解釋道:“臣這也是循例而為,臣自洪武十八年高中之後曾做過幾任知縣,經常和下面的百姓打交道。”

“他們很多人都有蹬鼻子上臉的毛病,類似的案件倘若一旦受理,會嚴重不利將來的治理。”

這也確實是歷朝歷代的治理手段。

在民間也確有不少這樣的人,一旦開了訴訟的口子,會讓很多人芝麻大小的事情都弄到官府。

不僅增加官府的負擔,也會在民間生起不安因素來。

但,既然已經立了法便就要使之發揮出該有的效用來,不能只單純的放在那兒當成了擺設。

“這是你拒不受理的理由?”

朱允熥陰陽怪氣笑著反問了句。

朱標卻是大手一揮,直接道:“你洪武十八年就中了進士,數十年的時間只學會了萬事不粘鍋的為官之道。”

“當初所讀聖賢書的本心卻不復存在了,還是回去好好把這些東西找回來,學學何為擔當何為責任吧。”

“下去!”

朱標洋洋灑灑說了一大堆,但具體的處置卻沒有明言。

那應天府尹垂頭聽訓,估計本以為被訓斥了一通,最後頂多罰些俸祿就了事了,哪知說到最後就變成了這。

這是要罷黜了嗎?

雖說現在不比後期,皇帝用誰罷誰不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但即便是當初執政嚴苛的老朱,也不會把一正三品大員說罷就罷了,

主要還是感覺和朱標溫和的性格不符。

朱標說完這些後,朱允熥都還沒反應過來,更別說是那應天府尹了。

但旁邊伺候著的的楊永寶卻不會給他留出太多機會了,隨之上前走至那應天府尹跟前,道:“走吧,府尹大人。”

朱標一副不願再多說的架勢,那應天府尹試著張了幾次嘴,最終還是帶著無奈退了出去。

現在不過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