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孟熜走了後,老朱這才沒好氣道:“老六給咱送那些東西是啥意思?”

朱楨送的東西,他哪知道啥意思。

“孫兒不知道啊!”

朱允熥搖搖頭,很是認真地回。

“你不知道?”

“你拔了毛比猴都精,你會想不明白這?”

“二十九年在盧溪黔陽平蠻夷,這都過去多久了,他才想著把這些東西送給咱。”

“他但凡有這個心任何時候都能送,何必偏偏非要挑這個時候?”

老朱渾身不忿之氣,罵罵咧咧嘮叨著。

正如老朱所說的那樣,老朱的用意的確是不太純。

他趕巧在這個時候把這些東西送給老朱,不過是讓老朱念著他這麼多年多次平蠻夷的份上,朱標父子若有坑他的意思時,老朱可要多替他想著些。

畢竟,即便老朱現在退了下來,在朝中仍有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能力。

只要老朱說話了,朱標和朱允熥也不能不聽的。

“你說的那個海貿你爹和咱說過了,照目前的這種發展態勢倒是可以一試。”

“伱打算都讓哪些人參與其中?”

這個問題朱允熥一直都在考慮,但直到現在都還只是一個大致的想法。

“十八叔安葬了周奶奶後也曾繞道去了衡山一趟,十八叔知道朝廷要清丈後便表示了支援。”

“但十八叔的心願是能像四叔和十二叔那樣去海外建功立業,像十八叔這種情況是否還要參與海貿之事這也是孫兒一直所糾結的。”

,!

聽到這,老朱詫異外明顯有些欣慰。

即便朱楩這樣能把朝廷的利益放於自身利益之上是因和朱允熥的私交。

但能做到這些,就算挺有仁義了。

孫兒是否有本事那都是其次,老朱最在乎的還是隻有這些的。

“不管老六他是否有海外建功立業之意,他既拿著朝廷的俸祿那這便是他們的職責,將來有所需要時該指派還是要指派的。”

老朱雖沒有明說,但意思卻很明確了。

不管去海外是建功立業,還是為了完成朝廷的差事,最終的結果終究還是一樣的。

既朱楨有去海外的機會還能參與海貿,那就不能把朱楩這個主動提及去海外之人排除在外。

見朱允熥沒有馬上回應,老朱當即反問道:“咋地,你是覺著只有老十八幾個,不用別人的參與就能完成了海外的佈局?”

朱棣去倭國是為了石見銀礦,朱柏去交趾則是為了海貿的暢通。

但這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

現在大明和海外那些國家不過只以貿易牽扯而已,對這些國家的控制還遠遠的不夠。

如此淺薄的關係,隨時都可能瓦解。

大明要在實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想辦法把這些國家全都捆綁在一起,如此的話即便大明內部出了問題,也能拉著他們一塊分擔壓力。

“不是,孫兒可沒這麼想。”

朱允熥連連擺手,哪敢和老朱硬剛。

“這些事情咱就不管了,你自己掂量著去做就行了。”

朱允熥服了軟後,老朱倒不計較了。

“在武昌又出了回名?”

朱允熥略微詫異後,解釋道:“皇爺爺都知道了,這也不是孫兒的本心,要不是那攤販貪得無厭孫兒也沒想暴露。”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老朱也沒追究之意。

只是沒好氣道:“你爹一大早就跑來和咱說這些了,咱想要不知道都難!”

“不就是背了幾首詩文嘛,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老朱要是不大驚小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