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也是個閒不住的人,身體剛好了些,便隨老朱上了朝。

文臣感嘆朱標的寬仁,武將依附於朱標。

在朱標病重那幾個月,滿朝文武如喪考妣。

看到朱標紅光滿面出現,兩班文武無不歡呼雀躍。

“殿下頑疾數月,能病體康愈,實乃大明之福啊。”

吏部尚書詹徽一挑天官和監察之責,頗受老朱器重。

但卻因行事凌厲,不見迴旋,為朱標所不喜。

不過,率先恭賀朱標痊癒,多是出於真心的。

朱標對他不喜,至少不會背後使絆子。

可若換上朱允炆,那可就難說了。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詹徽在朝中人緣並不算太好,往日很少有人與他站隊。

但今日他這一番言論一出,附和之人此起彼伏。

戶部尚書趙勉很快應言,道:“是啊,聽聞殿下病重期間,一直都是二皇孫衣不解帶照顧殿下的。”

呂氏雖被扶正,但只要有朱允熥在,朱允炆儲位終會有些底氣不足。

為扶持朱允炆,那些文臣無時無刻不再為朱允炆貼金。

“聽東宮屬官說,殿下能下床之後,也是二皇孫扶著殿下散步的。”

本來朱標痊癒是個好事,誰知說著說著畫風就變了。

老朱臉上的柔和轉瞬即逝,臉色黑的跟鍋底似的。

可那些人說的正起勁,哪能就此罷休。

“二皇孫純孝,有太子殿下之典範。”

你一言,我一語,都快把朱允炆誇到天上去了。

涼國公藍玉,開國公常升,穎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等一群武將嗤之以鼻。

朱允熥生母常氏是常遇春之女。

而常遇春身為武將,朱允熥自然也就成了他們的代言人。

奈何朱允熥太過不爭氣,唯唯諾諾的。

這樣的人支撐起一個家都難,更何況是支撐一個國家了。

不說老朱看不上他,就是他們也看不上他。

他們再不要臉,也難把朱允熥誇得天花爛墜。

可現在不一樣了。

聽說朱標的病不僅是朱允熥只好的,而且還在呂氏刁難,打了呂氏的人。

老朱非但沒責怪,還砍了和朱允熥動手的人。

這明顯就是支援啊。

有了這些,他們還怕個鳥。

藍玉是武將中最年輕的,性子也是最急的。

在那些文臣還兀自為朱允炆表功之際,隨之出言道:“你們這群人還自詡讀書人,顛倒黑白倒是有一套,誰治好殿下病的你們不管,一個表功的倒是被你們說的好的了不得了。”

“要不是三皇孫治好殿下,他二皇孫有表的機會嗎?”

“你們聽東宮屬官說二皇孫那什麼照顧殿下,就沒聽說是三皇孫為殿下幾個晚上沒睡覺找的方子。”

藍玉這群武將,向來會無理取鬧,沒理也要狡辯三分。

可這次人家說的都是事實,他們就是臉皮再厚,也沒辦法否認。

一群文臣啞口無言,馮勝老奸巨猾,又在背後插了一刀。

“對嘛,聽說三皇孫為殿下試藥,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呢。”

親嘗湯藥那可是被列為二十四孝的。

相較於這,什麼衣不解帶,那可就太拉跨了。

就那些事情,隨便找個下人都能做了。

“上位,詹徽都說了殿下能痊癒是大明之福,殿下病重那麼久,太醫換了無數,沒人能治好殿下。”

“三皇孫治好殿下,當居首功,臣請為三皇孫賞。”

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