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規模又擴大了?”

這次是,朱標詢問。

“是,莊戶之外也有人求學,兒子以一年二百銅板招收,成立應天一小,應天一中,大明職業技術大學。”

如何區分,如何教授,朱允熥大致介紹了一遍。

“實業興邦,百行興國家強,只有讓各行各業煥發生機,大明才能日漸強大。”

朱允熥鬥志昂揚,信誓旦旦,眼睛裡都有了光。

老朱心裡咋想不知道,反正臉上沒啥變化。

倒是朱標,把欣慰表現的淋漓盡致。

“父母皆想孩子成才,若人人都去科舉,那田誰種,發展職業教育,是個不錯的規劃,放手去做吧。”

“有任何需要,直接來找孤。”

“朝中文人自恃清高,一時很難接受其他行業的人也去讀書,你的學堂朝廷現在還不能正面支援。”

“等將來有了成效,該咋弄再說。”

朱標條條框框安頓完,轉頭徵求了老朱意見。

“爹,您說呢?”

老朱給了朱標個白眼,沒好氣吐出一句。

“都讓你父子說了,咱還咋說?”

“帶咱口諭找詹徽,印刷好的《弟子規》給你三百套。”

“他有了底稿後,讓把原稿送到咱這兒來。”

老朱要原稿,不會是衝著儲存的目的去的吧?

當然,這也不過是想想罷了,肯定沒辦法問老朱的。

就老朱那人,即便是問了,肯定也不會承認的。

“謝皇爺爺。”

朱允熥神情欣喜,當即道謝。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