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不同的回答(第3/3頁)
章節報錯
直到朱允熥消失不見,朱允炆才回了東宮。
剛一回去,便開始奮筆疾書。
儘快把朱允熥說的摘錄下去,然後找黃子澄,找些缺點,並加以改正。
如此一來,朱允熥功勞簿上可就有他一份功勞了。
朱允炆確是自己優勢的,就比如記性就挺好。
乾清宮中,朱允熥說的那些,他只憑回想,便挑重點摘錄了下來。
為把握良機,儘早想出辦法。
朱允炆寫好這些後,又找人連夜送出宮。
以便讓黃子澄,在次日授課的時候,就能想出辦法來。
已經下值的黃子澄,知道是朱允炆的信後,連夜挑燈看了一遍。
所有的內容都看完,黃子澄撈著信,久久不語。
這法令,老謀深算,毫無瑕疵。
若說這是老朱將定的,那都有人信。
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能有這般謀劃。
黃子澄突然有些懷疑,他堅定支援朱允炆到底是對還是錯了。
過了許久,黃子澄把信放於燈前點燃,最終拿定了主意。
這麼多年,他早就把朱允熥得罪了。
現在改換門庭,去朱允熥跟前搖尾乞憐。
哪怕朱允熥能接受他,也不見得不會秋後算賬。
再次拿定主意,黃子澄開始擰眉沉思。
須臾之後,眼前一亮,微微一笑,終有了主意。
要是連個小孩子都對付不了,那就白讀那麼多聖賢書了。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