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陳瑛的補救(第4/6頁)
章節報錯
麼限制都沒有,他不還得翻了天不成。
親賢臣遠小人,朝堂之上不可能都是賢臣。
賢臣要用小人也要用,但上位者自己必須得知道誰是賢臣誰是小人,還要知道這些人分別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朱標接了奏章瞥了幾眼,隨後又遞到了朱允熥的手裡。
和父子兩人所期望的基本差不多,奏章通篇洋洋灑灑的都介紹了清丈的好處,從湖廣清丈的結果來看這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還請朝廷能儘早把清丈的事情推廣於全國。
勳戚藩王士紳現今可全都拿著貿易公司的好處,他們可以藉助彈劾茹瑺之事阻礙清丈的進行,但不管是誰都不能否認列舉清丈的壞處。
只不過話雖這麼說,也還需要陳瑛這樣的人把這話說出來才有用。
在朱允熥還抓著奏章的時候,朱標便開口道:“清丈是由太子負責的,此事還得聽聽太子的意見。”
碰上一些為難之事朱標都自己處理了,但像這種能給朱允熥爭名之事,朱標毫不猶豫就會把朱允熥給推出去的。
不管陳瑛是賢臣還是小人,朱標也在透過這樣的方式告訴他,朱允熥這太子在他這兒是很有實權,他有了什麼事都要先彙報給朱允熥。
陳瑛早在北平當官的時候就知道朱允熥在朝中的權威了,朱允熥但凡不被皇帝信任又怎會自己幹出那麼多的產業來。
憑朱允熥手中的軍權錢糧等物,他早就有了造反自立的能力了。
儘管如此,早在老朱手中的時候就仍持續不斷的給朱允熥加碼了。
先不說朱允熥自己是怎麼想的,但從老朱開始怕就已經有了隨時讓賢的準備了。
陳瑛別的或許不知道,在這一點上是很清楚的。
還在北平的時候,陳瑛就有拜會朱允熥的準備了。
只是那時候,朱允熥主要是去找朱棣的的,地方官不過也只是出於禮節去拜會一下。
陳瑛倒也曾以僉事的身份見過朱允熥一面,但朱允熥對他們明顯沒有什麼接觸的心思,接受了他們的叩拜行禮,頂多詢問三司主官幾句有什麼要解決的難題。
至於僉事之類的佐貳官,朱允熥都不與他們說話。
其實,這也不知允熥不願意。
他在北平的時間本就非常有限,又哪有那麼多和這些人一一接觸的機會。
軍事方面的事情他不直接詢問朱棣也就行了,而且其中所涉及的糧草問題也間接牽扯了當地糧食豐足與否,至於當地一些風土人情他完全可以詢問於廣洋了。
北平地處邊關在這兒派派遣的人本就多,打探些這方面的情況隨便就能詢問出來。
而且,從錦衣衛得到的情報遠比地方官員要回答的更加詳細準備一些的。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在陳瑛那些地方官身上浪費時間?
最重要的是,他這種身份到了地方有太多的巴結之人了,這些人大部分都是衝著升官發財才宴請的。
他要開了這口子必然會有不少人拉喝著他喝酒的,他哪有那麼多精力應付於這些事情。
於是,若是不見的話乾脆誰都不見了。
有了朱標這話,朱允熥這才放下了奏章對陳瑛給予了一定的肯定,道:“陳僉都這周奏章寫的很全面,凡天下臣民賦稅全都放於了國庫當中,自皇爺爺李國開始就從未曾國庫中挪用過一個銅板。”
“現今皇爺爺和父親的陵寢都是從內帑中取來的,清丈所增之賦稅最後全都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這全都是實話實說。
朱允熥從開始清丈的時候就從不曾是有過把這些錢收到自己腰包的想法,把這筆流失掉的賦稅加在一起可是一筆是不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