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的時候,卻有商賈狀告行至舊港時被海盜劫掠的。

“大明致力於維護海路順暢,為各友邦使團提供快捷便利的往來樞紐,對阻礙各國商貿文化交流的途徑大明嚴厲譴責,並願傾全國之力履行大明宗主國職責。”

果斷出兵也是體現宗主國地位的一個絕佳的手段,一個連波海盜都制衡不了的宗主國,即便是你願意砸錢海外諸國怕也不願買賬。

“那為何殿下還要把陳士良奉為上賓?”

這人漢話說的不好,思路還挺清晰的。

他這問題一出,剩下那些人鴉雀無聲,全都一眨不眨瞅著朱允熥,等著他拿一個滿意的答覆。

“陳士良是舊港使團之一,他所代表渤林邦國而來,渤林邦國向大明正常遞交國書,大明又何來慢待渤林邦國一說?”

這理由無可挑剔,誰都否認不了。

“那陳祖義搶我們船的事情怎麼辦?”

這個關鍵問題一丟擲來,眾人立馬又開始沸騰了起來。

朱允熥說的再有道理,但不能以犧牲他們的貨為前提啊。

而且,這理由要往下深究,這不是明顯在袒護陳祖義嗎?

朱允熥瞅著躁動的眾人不發一言,一直等到他們情緒平穩,吵吵把火的聲音漸漸平息。

他這才又往下繼續,道:“是孤表述不清,孤再重新說一遍。”

“是渤林邦國向大明遞交的國書,大明的禮遇也是基於渤林邦國,孤再問你們一句,你們轉告的是渤林邦國嗎?”

陳祖義是渤林邦國的酋長,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嗎?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大明的個商賈反應了過來,回道:“草民告陳祖義。”

隨著這商賈出言,其他人究竟是否想明白了不知道,反正有樣學樣都紛紛附和起來。

“孤說過了,大明有履行宗主國的擔當,也會在這一方面堅守基本底線,諸位若有冤屈可以向鴻臚寺遞交訴狀。”

“律法面前人人平等,凡事涉法理正義不分國界不分人群,有罪必懲有冤必伸。”

“然此地為朝廷治理天下之重地,爾等這麼多人聚集於此,朝廷還如何正常辦公?”

這麼多人呢,哪能都聽完。

更何況,要當場聽了這些控述,那當時就得表態了。

當著這麼多人,說了就得做。

萬一有些啥變故,那不就食言了嗎?

再者說了,即便是真的要向陳祖義出兵,那也不應在這種場合下,招搖過市大喊著我要去打你吧,這不是成心讓人有所準備嗎?

朱允熥一個反問,眾人漸漸啞言了。

就是那些部堂大臣聚在午門外面請命都可能被打死,更別說他們不過區區一賤商了。

要是真把朝廷惹急了,沒等陳祖義被告倒,他們就先得被卡察了。

大明的商賈最是解老朱的狠辣,在朱允熥的問題丟擲口後,哪敢還再繼續往下觀望。

全都紛紛偃旗息鼓,表態道:“草民這就去寫訴狀。”

“別走啊。”

,!

外邦的人不瞭解情況的使團商賈見這些人陸續都跑了,還以為是他們的意志不夠堅定呢,扯著嗓子衝他們接連呼喊。

但那些商賈跑的比兔子都快,早就把當初和他們共同進退的約定跑到了腦後。

在大明的商賈走了後,朱允熥隨之微微一笑,問道:“你們呢?”

走在最後的大明商賈,見這情景重新從人群中鑽了進來。

“不好意思殿下,他怕是沒聽明白。”

隨後,上前拉著相熟外邦商賈的胳膊,道:“快走吧,你沒聽殿下說嗎,讓我們回去寫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