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倭國很多東西都還有漢家的影子。”

“而我漢家向來包容乃大,古有百家爭鳴爭奇鬥豔,今我漢家教化同樣可以通諭海外各州,教化於海外萬民。”

“既然如此,孤可率團即日起赴倭交流,你們可提前做好準備。”

這不是請纓了,而是直接決定。

話落,群臣交頭接耳更甚。

更有人直接站出來阻止,道:“陛下”

祖阿肥富一對眼,趕緊行禮道謝。

他們哪還能看不出來,這是朱允熥的私自決定。

道了謝,就是定了。

要是再反悔,就是損朱允熥臉面了。

在大明,信義向來大於天。

老朱渾身散發著冷冽之氣,兇巴巴的盯著朱允熥。

昨天朱允熥曾提過去倭國回訪,藉此機會把倭國的水搞混。

他把利弊計劃全都擺了出來,奈何老朱和朱標誰都不同意。

今天恰好趕上祖阿提出,他正好就先斬後奏了。

朱允熥四處亂瞟著,哪敢和老朱對視。

沉寂片刻後,老朱終於開口。

“禮部定使團規模和日期。”

朱允熥是當著文武群臣和倭國使節的面答應的,老朱若是撅回去,恐就有礙於朱允熥的威望了。

現在的朱允熥不過只是個太孫,但有了威望才能號令了下面的人。

正事說完,老朱又與祖阿和肥富說了些不痛不癢的事情,便讓他們兩人回去休息了。

,!

再之後,又處理了些朝政。

全都結束後,老朱起身就走,朱標跟在後面宣佈了退朝。

怕朱允熥偷偷熘走,還特意拽上了他。

回到乾清宮,老朱臉色冷的像塊冰,撐著手坐在御桉之前。

朱允熥嚥了口唾沫,挪動著小碎步近前。

“皇爺爺。”

老朱凶神惡煞的,都快噴出火了。

“皇爺爺說去倭國的事情再做商議,皇爺爺答應給倭國書畫大家的拓印本了,孫兒還以為皇爺爺是同意了呢。”

朱允熥的強詞奪理,讓老朱胸中的火氣頃刻之間噴湧而出。

“你說啥?”

老朱怒火中燒的,吹鬍子瞪眼道:“你還有理了?”

“咱是答應了使團赴倭,但帶隊的不一定非得是你。”

他大費周章謀劃這些,不就是想去倭國親臨現場指揮的嗎?

要是去不了了,那弄這些還有啥意思。

“別,皇爺爺。”

“孫兒錯了。”

朱允熥噗通跪倒,馬上認錯道:“孫兒知道皇爺爺是擔心孫兒,皇爺爺不用放心,孫兒一定不輕易涉險,平平安安的回來。”

這話,朱允熥說過多次。

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早沒有能被信任的基礎。

“孫兒和方凡打探過了。”

“唯一不確定因素就是足利義滿的兒子足利義持,他不支援對向大明稱臣納貢,但掌權的是足利義滿,他根本就沒說話的權力。”

“而南朝雖亂了些,但他們的敵人是足利義滿,他們還想借大明的力量拿回本屬於他們的神器呢,絕對不會輕易招惹大明的。”

“只要多加小心,不會有問題的。”

話是這麼說沒錯。

但利益往往是和風險並存的,朱允熥想要攪渾倭國的水,那他面臨的風險也會增加。

大明對倭國又鞭長莫及,朱允熥真有了危險,大明連出兵都來不及。

“皇爺爺,倭寇不除大明海疆難安,目前大明的國力昌盛,且又有皇爺爺鎮守,若是把這一問題留於後世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