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結束後,朱允熥回了宮,黃觀回了戶部,職大的學生則回了學校。

貢士約等於進士,出乎意料的結果,那些文臣勢必會有新的手段。

只有自身實力過硬,才能坦然應對。

趁著還有些空閒時間,職大學生還需把之前的功課再鞏固一下。

而且,用不了多久禮部就有喜報送到,他們也得回去等著了。

熘熘的送喜官員,走了一個來一個,成群結隊的往職大趕,場面那得多浩大。

只可惜,朱允熥還要應對文臣,不能在外面多留了。

除殿試外,職大學生還有算數和大明律沒考。

不能由他一人做主,也不能全由文臣說了算。

幸好黃觀是戶部右侍郎,鬱新都被文臣們排除在外了,他更不可能能接觸到,但畢竟身在其中,總是能聽到些風聲。

一公房中。

一大片文臣聚在一起,手裡正傳著幾份文章。

“說實話,就以這文章當個榜首還是夠資格的。”

這結果是不是他們願看到的,但卻也不得不承認。

“想不到職大學生實力還挺強,那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話是他們說的,總不能不認。

眾文臣微微躊躇後,有人開口道:“現在唯一的辦法只能寄希望於算數和大明律了,這兩門為主,四書五經為輔,會試考的再好,這兩門要是不過關,還是不行吧?”

簡單一想,還真是。

“所以說,算數和大明律必不能由職大做主,不然的話,好賴不都是他們說了算了?”

這話一出,漸漸有了方向。

“對嘛,哪有自己出題考自己的。”

有了這句附和,便算是拍了板。

“這樣的話,就得由我們舉薦出題之人了,精通大明律的倒是好說,可以從三法司挑個出來,只是這算數?”

他們從開始讀書,接觸的就是經史子集,這些文字性的東西。

至於算數,從沒被他們看上過,他們上哪找這方面的才去。

“是啊。”

眾文臣絞盡腦汁,半天沒人說句話。

“這樣吧,我們先派幾個人去見陛下,儘早拿到出題權,反正還有殿試沒考,算數方面的人才我們就一塊想想辦法,如何?”

這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合適之法。

“行,只能這樣了。”

文臣們先後附和後,很快挑了幾人出來。

這本就不是個小事,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肯定得選幾個分量足的。

至於位卑言輕的小官,根本不足以有上達天聽的份量。

乾清宮。

朱允熥從外面回來,主動捧起了桌上的奏章。

反正逃脫不了,早批早了事。

正批著,除鬱新外的六部尚書求見。

這個時候求見,用腳趾頭都能想到是為了啥事。

老朱瞥了眼朱允熥,朱允熥還挺澹定,頭杵在奏章上連個表情都沒。

“讓他們進來。”

老朱揮手,喊了一聲。

澹定不澹定的,只要有他在,那肯定不能讓他大孫吃虧的。

片刻過後,五人進門。

在五人行了禮後,朱允熥都沒把高貴的頭顱抬起來。

五人相互交流了眼神後,茹瑺先站了出來。

“職大學生會試成績優異,他們中了貢士便是一隻腳踏進了進士大門,不知算數和大明律兩門考試如何出題?”

茹瑺話落,五人等著老朱表態。

老朱則等著朱允熥說話,可惜朱允熥腦袋還在奏章杵著。

“太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