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再有意見,最多隻能在私下說說罷了。

提拔之後,老朱還留沉吉秀待了幾炷香。

以老朱的繁忙,公事面見朝臣。

基本都是三言兩語,說明事情原委就完事。

像這種公事說完,還留幾炷香,絕對異常罕見。

總之一句話,老朱器重沉吉秀肯定沒錯。

在沉吉秀離開,老朱又下了第二道旨。

“令劉三吾赴大本堂教書。”

最近負責大本堂的是黃子澄,他當時可是掛著太常寺卿頭銜的。

從這點來看,大本堂教書並非次差。

這樣的安排,實在出乎意料。

憑劉三吾和趙勉的關係,按老朱的性格,能讓劉三吾僥倖活得一命就已經不錯了。

明降暗升,想都不敢想。

魏良仁去宣旨,劉三吾一連確認了好幾遍。

直到魏良仁離開,劉三吾還有些雲裡霧裡。

就在給劉三吾旨意的同一時間,朱允炆再次出現在了乾清宮。

自被朱標喊回去,朱允炆不說見老朱了,就連朱標都沒再見過。

哪怕是他從沉吉秀那兒回來,朱標都沒露面。

找小太監通稟之後,朱允炆便在乾清宮門前跪下。

大概也就幾息的功夫,羅毅抬腳走了過來。

“陛下給了二皇孫口諭,二皇孫正好在。”

朱允炆正了正身子,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咱找了個新先生,明日起去回大本堂讀書吧。”

朱允炆找老朱是為再去歷練的,他可沒有再去大本堂讀書的打算。

,!

不是說讀書無用,只是要想快速提升,不應該是透過實踐歷練的嗎?

這不也是當初,朱標告訴他的?

“為何還要去大本堂讀書?”

朱允炆一頭霧水,有些不太明白了。

“陛下沒說。”

羅毅三言兩語,做了一個回應。

“我要求見皇爺爺。”

當面問問,那是最好的。

“小人回去稟告陛下。”

老朱見不見,那是老朱的事兒。

羅毅他肯定不能,替老朱做決定的。

應了一聲,才剛要走。

“不用稟告皇爺爺,皇爺爺政務繁忙。”

“我會謹遵皇爺爺的口諭,等皇爺爺有了時間,我再拜見皇爺爺吧。”

“麻煩羅侍衛了,我先走了。”

幾句話說完,朱允炆起身就走。

若說朱允炆是真不想問了,那怕是不盡然。

最有可能的,還是慫了。

在朱標那兒問問原因,尚且得在心中打好草稿。

若是去問老朱,說話都不利索。

再多的草稿,又能頂啥用?

瞅著朱允炆離開的背影,羅毅要說一點兒鄙夷都沒有那是假的。

回了乾清宮,羅毅便把外面的事情,和盤說給了老朱。

之前朱允熥能力欠缺,哪怕朱允炆再不盡人意。

看在朱標的面上,那都得多加維護。

畢竟不管咋說,那都是朱標兒子。

在若干年之後,那是要繼承大統的。

現在不一樣了,朱允熥進步突飛勐進。

若干年後,繼承大統的可能是朱允熥。

為了讓朱允熥能少些絆腳石,對朱允炆自然不會再違心維護了。

聽聞羅毅的敘述,老朱一臉的不快。

“他要是來問咱了,咱說不準就滿足他了。”

“連問咱都不敢,能有啥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