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從屬關係,自然也就讓朱橚不再需要那麼臣服於朱允熥了。

不過,不管朱棣和朱橚是如何詢問的,朱允熥也都把事情的緣由大致簡單說了些。

當然,只限老鴇聯合情夫偷竊富商銀子。

至於朱棣說要交上這幾年的分紅,朱允熥明確表示不要了。

這筆錢再多尚不是個天文數字,即便將來真的要補上,朱允熥自己就能負擔了,沒必要再從朱棣手裡把這筆錢摳出來。

別看朱棣主動表示要拿這筆錢,但要是朱允熥真的要了這筆錢,朱棣心中也會泛起疙瘩的。

而且,朱棣父子現今鎮守倭國,如此繁雜的事情全都託付他們父子,不給予他們父子些獎賞也就罷了,再從他們手裡往出來摳錢那可就太說不過去了。

拿到結果發了報,朱允熥又重新回了乾清宮,把朱棣朱橚二人的回應彙報給了朱標。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標倒也沒有那麼多那麼大的負面情緒了。

至少潛意識的擔心經過這封電報徹底煙消雲散了。

相對來說,朱標更不希望朱棣和朱橚兩人參與到這些事情中來。

說白了,朱標對他兩人還抱有希望。

朱允熥和朱標的心思差不多,他也不願意朱棣和朱橚兩人參與到這些事情來。

有了這樣的汙點雖不至於對他們傷筋動骨,畢竟有朱標護著,他們頂多也就被訓斥一頓。

哪怕是為了皇家臉面,朱標都必須得護著他們。

但多少會影響他們將來的合作,畢竟別的暫且不論,至少會因這些齷蹉勾當讓他喪失對他們的好感。

“那三叔那兒?”

既然這事和朱棣和朱橚沒關係,那所有的懷疑可都集中在朱?身上了。

朱標沉思了片刻,最終道:“你三叔那裡先不用知會,等把翠雲樓拐賣人口的事情查明瞭再說吧。”

朱?的脾氣比朱樉還差,即便這個事情真的和他有關,那也不是發封電報就能解決的。

還得找個合適的切入點,既維護了皇家的臉面,又不損害了兄弟間的情義,還得讓朱棡長了教訓。

“好,兒子會催促著錦衣衛儘快查明。”

再之後,也不用朱允熥多說,朱標便猜想到了朱允熥的顧慮,主動道:“先把翠雲樓的供詞交給暴昭,讓他和應天府聯合敲定後,寫封最後的文書把失竊桉結了。”

大明銀行目前確實存在信任危機,而最終查明拐賣人口之桉又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查出來的。

朱允熥也不矯情,直接道:“謝父親。”

對之,朱標擺擺手也不多問了。

之後供詞移交於刑部,暴昭知道翠雲樓事關某些王爺們,介於他所知道的這事兒並沒造成太大的影響,也就沒打算把那些王爺曝出來。

不僅如此,大概是知道朱標對翠雲樓一干涉桉人員有自己的處理方式,在最後的結桉陳文中著重表示瞭如何找到的銀子,但卻對如何處置涉桉之人隻字不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反正銀子沒丟才是重中之重,至於剩下其他的就都可以妥協了。

在陳文落實的當天,通政司便把這份陳文傳抄邸報,通告給了全國各地各級官府。

而在邸報發出之後,應天日報為首的各大報紙便把這一情況傳抄派發到了民間。

邸報發於全國各地官府,用不了多長時間倒也能夠傳到百姓的口中,但透過那些官員傳出去的,多少也會變了味道。

反正現在有了發報機,朝廷有了任何訊息,第一時間就能透過電報通傳到各地去。

所以,朱允熥每次都會在邸報發出去的時候,就把這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