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回京了(第1/6頁)
章節報錯
朱允熥一口氣背誦數百篇文章的的豐功偉績隨著按察司官兵在城中戒嚴了一夜後,傳的城大街小巷全武昌的人全都知道了。
耿大發黃鶴樓支的那個攤子本就有些名氣,朱允熥不僅答空了他箱子的詩文,還把這些詩文的全文全背了一遍。
就這種逆天的能力,普天之下的讀書人有一個算一個,又有幾個人能夠辦到。
茶樓酒肆甚至是市井樂坊都有,眾人無不在稱歎著他們這位太子的才華。
隨著這事兒的曝光,他們才想起來這麼多年多了多少事情。
職大富明實業銀行這些產業的出現,他們每個人可都從中得了不少好處。
“聽說太子殿下一表人才,要是能夠有緣一見,就是死了都值得了。”
“今天太子就要啟程回京了,很多士子都打算追隨太子去京中的職大閉門苦讀了,你有本事就隨著這些人一塊拜到太子門下去吧。”
“我是沒那本事,我要是個爺們說不定早就高中了,往返於廟堂之上不就每天都能看見太子了。”
“你現在要進了宮,不也就每天都能看見太子了嗎?”
“唉,進宮是要清白之身的,就你我這種身份的又有何資格?”
對於外面的這些朱允熥自然不得而知,此刻的他正接受蘇成德湖廣等三司的主官還有朱楨父子的拜別。
其實,該說的早就都說了。
蘇成德那些人巴不得他早早就走呢,他在武昌留一日他們就得提心吊膽一日。
“殿下,耿大發和吳鬍子等如何處理?”
這些人都還羈押在按察司,具體如何處理還得聽朱允熥的意見。
朱允熥笑了笑,道:“包臬臺執掌刑獄,想必更瞭解律法,如何處置就由包臬臺自行決定吧。”
他們幾個又沒對他造成實質性的傷害,朱允熥也無意於把他們怎麼著。
“這個”
朱允熥是放的寬鬆,但包樹貴卻為難了。
不管怎麼說,耿大發傷的畢竟是朱允熥。
朱允熥這麼說到底是不與耿大發計較了,還是讓他自己揣測用意看著吧,這可是存在極大的不同的。
畢竟,他若處理的輕了不能讓朱允熥滿意,若處理的重了又顯得他執法過於嚴苛了。
就在包樹貴一籌莫展時,早已等不及的朱楨隨之道:“太子都說了幾遍了,這事兒交於你們按察司處理了,你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那你這按察使也別當了。”
被朱楨這麼一說,包樹貴還真沒法說了。
當然,朱楨也不給包樹貴這機會。
很快,便道:“允熥,叔想來想去覺著你說的那海貿挺好的,孟熜年紀也不小了,叔想著多給他些歷練的機會,將來也能擔當起楚王府的家業來,等朝廷有需要的時候,他也能夠派上用場。”
“這次你進京的時候,就帶著他一塊兒唄,也讓他跟在伱身邊學習一下。”
朱允熥都已經說了,海貿不是他一人所能發成行的,將來肯定是要拉更多人進來的。
別看朱允熥是先與他說的,最後誰說了算這可就不見得了。
讓朱孟熜跟在朱允熥身邊,一方面的確是為讓他跟著朱允熥學些本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朱孟熜能夠近水樓臺先得月。
對朱楨的這點兒小心思,朱允熥當然也看不出來了。
朱孟熜若確實有這個本事,以後讓他負責這一塊的海貿也不是不行的。
朱允熥想了想,道:“可以啊沒問題,那就讓孟熜跟著我一塊走吧。”
“只是,孟熜這個年紀就做這些難免會辛苦一些。”
既是要學習這些,難免少不了吃苦。
其實,像朱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