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碰到硬茬了(第2/6頁)
章節報錯
在皇家這種大染缸之中總不會像表面那種人畜無害。
對朱允熥的謙虛,當即找到了個很不錯的藉口,回道:“臣也見過王府屬官些的字,他們很多人都是進士出身,卻也遠不如哥寫的這。”
“父王一直說臣寫的字跟狗爬似的,臣多臨摹臨摹哥的這字,爭取將來的某一天能夠有所精進。”
朱孟熜都這麼說了,朱允熥還能怎麼說。
“那你喜歡什麼字多想想,孤回去了就給你寫。”
兩人並肩走在繁鬧的街頭,沿街店鋪包括遠處民居中都亮著燈火通明的電燈。
萬家燈火映襯之下,讓整個武昌城更多了煙火之氣。
“電燈在武昌的普及如何了?”
富明實業和戶部那兒倒都存有記錄,但朱允熥所關注的不過是城鎮和鄉村,北方和南方之間的普及比例是多少,整個大明又有多少人從中受益了。
至於武昌到底普及了多少,朱允熥倒也沒有特別關注過。
朱孟熜想了想,回道:“城中反正是都通了電,剛開始接線的時候有個電工操作失誤過了電,很多大戶都不敢用了怕過電。”
“後來還是三司和府縣衙門帶頭安裝了之後,城裡的那些大戶們這才紛紛開始裝了的。”
“剩下的那些百姓還是官府人一遍遍去動員之後才終於說通的,現在城裡的普及應該能達到九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下轄各府縣的應在六成以上,至於村裡面應在兩成左右吧。”
“下面的這些地方也不是人們不願意安裝,好像是還有些設施沒配套起來,很多人知道了電燈的好處都跑到電業所詢問他們何時能夠用得上呢。”
這些情況不止存在於武昌,在其他地方也都很普遍。
朱孟熜不過是個藩王世子,這些事情都不在朱楨的管轄範圍之內,他能知道的這麼清楚也確實不容易了。
“朝廷財政的壓力太大了,這些耗費巨大之事很難在短時間之內一蹴而就,只能是循序漸進慢慢來了。”
大明在這些方面的發展已經夠迅速了,但大明的地域畢竟太過廣袤了,短時間之內是很難普及到每一寸土地都讓所有的人都能從中受益的。
朱孟熜能夠了解的這麼清楚,也是因為電燈的出現所帶來的震撼實在太大了。
不僅是與之有瓜葛的各級官吏,就是沒有官身的普通人也都在關注著。
“要是有需要王府協助的時候,也會助之一臂之力的。”
朱孟熜也是冒失之人,他知道他說這些意味著什麼。
他能代朱楨表這個態,也說明了朱楨對他的認可。
“那就多謝六叔了。”
朱楨也不再多說,笑著回道:“以前八點也就宵禁了,自有了電燈之後很多人不願早早回家,鋪子也都不願早早關門了。”
“後來違反宵禁的人實在太多了,官府便商量著能否把宵禁的時間縮短,這便也就也有了子時才宵禁了。”
更改宵禁時間也都奏請朝廷才能決定,倘若不經朝廷擅自更改一定能被人抓到把柄彈劾上去可就夠他們喝一壺了。
不止是武昌,其他很多地方都曾提過,朱允熥對之多少也清楚一些。
“宵禁時間的縮短也是一地治安良好,百姓生活富足的最佳表現,等到將來的某一天或許就可以徹底取消宵禁了。”
治安好了才不用宵禁,百姓富足了才能帶動消費,這樣取消宵禁也才會有意義。
以大明目前蓬勃發展的態勢來看,這一天想必用不了多久了。
“一定會的。”
朱孟熜順著朱允熥的話對之引出了無限的遐想,大明的繁榮與他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