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爺,孫兒願把新式火銃製造之法,無任何保留獻給朝廷。”

只有在老朱手裡,這種火銃才能發揮出更大威力來。

“這種已研造成功的,不管是兵仗局還是軍械所都可量產後,直接配發全軍。”

“除此之外,孫兒建議,另設軍研所,並最佳化獎懲制,選派工匠專注於新式兵器的研發。”

“火銃,火炮,包括一些刀槍,全都囊括進去。”

“哪個工匠有所突破,予以重獎。”

“誰若佔著茅坑不拉屎,混吃等死,嚴懲不貸。”

“另外,兵仗局,或者軍械所,亦或者民間工匠有技術革新者,均按高低大小,予以獎勵。”

“這麼多年,之所以難有革新,最關鍵的,無外乎是因,那些工匠拿著的月錢,多是以量定。”

“產的多,拿的多,只重產量,不管質量,這也就行成了一潭死水,很難再激起變化。”

“而這就是為何,歷史上每次創新發明,都出自於民間工匠之手。”

“倘若真要設這軍研所,孫兒以為還要考慮的最重要一點,那就是防止有人把別人弄出來的東西據為己有。”

“這種人若不能嚴厲打擊,會讓工匠寒心,破壞創新市場的勃勃生機。”

朱允熥儘量避免新名詞,讓老朱和朱標能輕鬆聽懂。

老朱實驗了火銃,還沒想好怎麼和朱允熥要。

朱允熥卻是,搶先一步,直接送了。

這就讓老朱,出乎意料了。

“你自己造的,這就給朝廷了?”

主動送的不值錢,老朱倒還防備起來了。

“我大明幅員遼闊,東西南北皆有外寇覬覦,孫兒希望強我大明軍威,打到一切來犯之敵,讓邊地百姓永不受戰火襲擾。”

人生在世,總是要有個,宏大目標的。

“別給咱唱高調,看在你火銃做的不錯的份上,咱可給你個獎勵。”

老朱心情不錯,還是第一次,當著朱允熥的面,承認他的。

“真的?”

“那要不等火銃產出,皇爺爺先配發於孫兒的護衛吧。”

好歹也是個首功,這要求並不算過分。

“走了,回去。”

應該是不應,老朱提都沒提。

“皇爺爺,孫兒就當您答應了。”

旁邊的朱標,亮了亮手中的望遠鏡。

“這東西不錯,孤就拿走了。”

“既能有比這更清晰的,那就抓緊弄吧。”

“弄好了,配發于軍中,會有極大裨益的。”

不遠處,老朱已衝朱允熥招呼了。

“你走不走?”

不和老朱一起走,他要回去,還得自己想辦法。

“走。”

朱允熥應了聲,屁顛屁顛,上了老朱鑾駕。

東宮。

趁著課間休息,呂氏把朱允炆喊了回來。

“那狗崽子,又弄出新式火器了。”

老朱出宮的時候,並未隱藏這一訊息。

沒用多久,就傳的人盡皆知了。

“你皇爺爺帶著他,同乘鑾駕,往虎威營去了。”

老朱對朱允熥的區別對待越多,朱允炆心中嫉妒的火種也就越濃厚。

“娘,為何總是他能弄出新玩意,討皇爺爺開始。”

他也想像朱允熥那樣,弄出個新玩意,讓他皇爺爺嘖嘖稱奇。

“計較這些做啥,你做了那個位置,這些新玩意不都是你的嗎?”

“他弄出新式火銃又如何,最後不還是要歸於朝廷?”

“外放軍械打造,就是你皇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