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著手佈局(第4/6頁)
章節報錯
人呼叫水泥去修路。”
“先從運糧運兵的交通要塞開始,要組織排程好工人的積極性,除提供一日兩餐外,全都以小工發工錢。”
“目前富民實業資金週轉還有困難,工人的工錢只能先以月結了。”
“同時,要嚴格督促修路的速度和質量,不能有磨洋工的情況,更不能在質量上出問題。”
“在這期間仍還採用劃片負責制,誰修的路誰負責,誰都路在規定年限期間出問題終生追責世代賠付。”
路出了問題到時不管身處何位,該追的責任都要一追到底。
倘若不在人世,那就由子孫擔負。
畢竟貪墨的錢大多會用在子孫身上,既然用這個錢得了利,也就理應為這不正當的利而受害。
朱允熥表面和善,但他一旦制定規章只要有人敢違背那就絕不會心慈手軟的。
“卑下明白。”
負責富明實業的徐行全,二話不說當即應下了朱允熥。
“絲綢瓷器茶葉的生產沒停吧?”
自機器弄出來之後,富明實業便開始就這些方面著手生產了。
剛開始,是賺了些錢。
只是後來需快錢,把機器先後賣給了兩淮商會和松江的顧家,富明實業的優勢才逐漸開始澹化。
再後來,朝廷嚴查走私,絲綢瓷器等物嚴重滯銷,昔日的緊俏貨一夜間走向了下坡路。
但即便如此,富明實業的生產仍按部就班,一刻都沒耽誤過。
為了存放這些東西,還專門新修了倉庫。
“沒停過,一直都在產。”
朱允熥走的時候,曾讓他們按原本計劃做就行,他們都堅信朱允熥一定會回來的。
所以,朱允熥定下的發展規劃,誰都沒有貿然做出改變。
“是要出海了?”
不等朱允熥回答,陳集先行問了聲。
朱允熥離家出走一個月本就是因出海和老朱起了分歧所致,現在朱允熥主動回來,而且一回來就安排牽扯出海的事情。
繞是誰,都會這樣想。
他畢竟是行伍出身,跟著朱允熥雖前途無量,但於他來講還是不如沙場建功。
尤其是軍中的那些人。
朱允熥在京中活動時,哪用得著三千人隨行,每次出行百十來個護衛,他們再咋替換著出去,大部分人仍然好長時間出不去。
之前,他們在府軍前衛的時候,雖然大多數時間只負責站崗,但那好歹還有活兒可幹,不像現在無所事事的都快發黴了。
哪怕是戰場,都比現在強。
要知道,他們自調撥過來後,可還沒上過戰場呢。
朱允熥笑了笑沒多說,只道:“你留出二十人聽孤差遣,帶上剩下的人去聽鄭和的差遣吧。”
鄭和死而復生後,直接被帶到了宮裡。
對鄭和是何許人,這些人還不知道。
“父親賜馬和鄭姓,這世上再無馬和。”
朱允熥不解釋還好,越解釋越迷茫了。
馬和是經他們一起安葬的,現在咋還搖身一變成鄭和了?
不過,這些人都是聰明人。
能想明白的想,想不明白的也不多問了。
畢竟母庸置疑的是,鄭和的事肯定和老朱脫不了干係。
既如此,他們還是少知道的好。
“黃侍郎,讓精通蒸汽機的也過去。”
“對了,順便聯絡陳敬宗,讓他即刻過來,孤有要事和他商量。”
說起來,他對陳敬宗是有虧欠的。
不管咋說,陳敬宗只想跟著他喝口湯。
當初,陳敬宗拿了五十兩上門,他給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