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老朱教孫(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孫冊立事宜旨已經提上日程,恭喜殿下,終於柳暗花明。”
朱允炆能當上太孫,最高興的還要數黃子澄,他作為朱允炆的授業恩師,不論等到什麼時候,那都是實實在在的帝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文人讀書治經,最高的追求不就是這。
“父親只是吩咐有司準備冊立事宜,不見得非是我,允熥,允熞,允熙他們都可能。”
朱允炆澹澹笑著,還挺謙遜。
“三皇孫下落不明遲遲沒有訊息,怕是凶多吉少了,四皇孫和五皇孫都年幼於殿下,名分上還不如殿下。”
“殿下是皇長孫,又素有賢名,冊立殿下,合乎禮制,合乎情理,又合乎實情,必會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
方孝孺分析了一下,給出了他的見解。
“殿下儘管等著冊立詔書就是,臣見尚衣監剛採買進了批新布料,應是準備給殿下裁剪衣服用的。”
齊泰微微一笑,附和了一聲。
冊立太孫這麼隆重的事,哪能不置辦幾件新衣服。
況且,太孫一旦冊立,為區別於其他皇孫,正式場合所穿的蟒袍與之前肯定會有分別,光憑這也得重新置辦。
“君命在身,不得不受,皇爺爺既有詔書,我也自當學習父親勤勉上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負皇爺爺的厚愛。”
稍微停頓,朱允炆隨之很快又補充了一句,道:“也一定不辜負三位先生的教誨。”
朱允熥回不回來,朱允炆一清二楚。
沒有了朱允熥,朱允熞,朱允熙根本就不足為慮。
畢竟,他們兩非嫡非長,若冊了他們兩個,滿朝文武都不會答應。
有沒有建文三傻的這一番分析,朱允炆都是有這信心的。
只不過,他自己不好說出口罷了。
“好,殿下定會是個好太孫的。”
黃子澄嘆了一聲,感慨良多。
朱允炆乖巧聽話,在他看來,那將來必會是個頌傳於青史的千古明君。
能輔左到這樣的明君,那他就將是堪比管鮑的賢臣。
之後,三人又領著朱允炆,提前練習了冊立大典上的一些主要流程。
到了那天,文武百官都盯著呢,可千萬不能出了差錯。
另一邊,乾清宮。
尚衣監的大小太監,滿滿當當湧了一屋子,正給朱允熥裁量尺寸。
“不用這麼麻煩吧,大致量一下得了。”
一炷香了,不是抬胳膊,就是抬腿,現在又捧起了他的腳丫子,開始反反覆覆,沒完沒了的量了。
多大尺碼,一根繩下去不都解決了,至於這麼繁瑣嗎?
“殿下這麼說就不對了,要想裁一身舒服板正的衣裳,那邊邊角角任何一寸都得裁量到分毫不差。”
“每個人均有不同,哪能一概而論,殿下彆著急,馬上就快好了。”
掌印太監蹲著身,一邊裁量,一邊報數。
旁邊不遠處,還有兩個記錄的小太假。
“咱做新衣裳,都不知多少年前了,你小子有幸能穿身新衣裳,還不樂意了?”
老朱端著杯茶,不快地冷哼一聲。
“樂意,哪能不樂意,孫兒這不是怕這麼多人湧在這兒,打擾了皇爺爺休息嗎?”
老朱省吃儉用的,自個兒的衣服都快打補丁了,卻給他裡裡外外都換了身新的,他還有啥好不樂意的。
之後,又用了一炷香過去,才終把該量的尺寸徹底確定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