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斤,能供兩千人一天的口糧了。

對縣裡的普通富商來說,並不算太少。

“東家高義。”

朱允熥拱拱手,表示了肯定。

一瞧有門,其餘之人紛紛效彷。

十石還能勉強接受。

要不主動認領,一旦被官府強制,再加上一個蠱惑暴民變亂,就不是幾石糧食的事情,怕還得家破人亡。

三言兩語,完成了朱允炆絞盡腦汁都沒辦到的事情。

有十石以上,有十石以下,全部加起來都快有上百石之多了。

“我替南召百姓多謝各位東家了。”

朱允熥微微一笑,拱了拱手。

“我留下各位,還有個事要說。”

才說了一句,幾位富商便變了臉。

他們糧已經捐了,還想咋樣?

“糧價飛漲,與蝗災有關外,也與糧食短缺有關,我找兩淮商會送了批糧過來。”

“幾位是本地富商,清楚本地的商道,兩淮商會的糧要想賣的開,還得幾位的支援。”

“幾位大可放心,我也知道兩淮的糧價壓低,於本地糧商損害極大,凡進南召的糧,皆以市價售賣,不得攀升,也不得壓價。”

話聽明白,富商懵了。

難道朱允熥把他們留下,從一開始就是為了平抑糧價而來?

官府動用一切手段,在大災之後平抑物價,這都是正常操作。

調糧食發於市場,他們根本阻礙不了。

既然如此,他們之前的捐獻,豈不白白浪費了?

:()大明:家祖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