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登岸了(第1/6頁)
章節報錯
數日之後,解縉復旨。
到了碼頭才剛一下船,便有一大群圍了上來,這些人不乏有青衣小帽的小廝,更有身著儒衫的儒生士子,甚至已有官身之人都有。
這樣的大典舉世矚目,除了編纂官們負責排版校對,還需不少刀筆小吏們謄錄。
因而,有官身的謀個排版校對,沒有官身的小吏能擠個謄錄的差事也是不錯的。
反正只要大典落成,即便不能在上面留意名字,也能在同僚中高人一頭,甚至還能在族譜中記錄這一榮光。
總之一句話,這一差事是非常值得擠破腦袋鑽營的。
不過可惜,解縉並不買賬。
當得知這些人是因他做了總編撰來做投名狀的,解縉不管身份高低貴賤,是親自來還是派人來,一個都不見便都打發走了。
還有人想要追上去讓解縉留個印象,直接把手中名帖扔到了解縉轎子裡。
片刻,解縉落轎。
還以為那人的辦法管用了,有人眼巴巴的正想要群起效彷之際,解縉長隨舉著那名帖,問道:“蘇州沉超是誰?”
片刻,一腰有些句僂之人走出。
“在下沉超,中縣試後任衙中吏員二十三載”
縣試之後,還有府試和院試,之後才是鄉試,鄉試後被稱為舉人,有做官的可能。
學而優則仕,人讀書的主要目的無非不就是做官而已。
這人要是有往上考取的機會,幹嘛只甘願做個刀筆小吏。
一看就是多年不第,想要藉此機會揚名。
解縉那隨從和解縉的脾氣差不了多少,也不管得罪人與否,沒等沉超把話說完,便把手裡的名帖扔了過去。
“我家老爺說了,大典的編撰是貨國之大事,如何選拔他自有計較,誰若再搞歪門邪道,一律全都不考慮。”
“蘇州沉超,你不用報名了,只要我家老爺是總編撰,你就不可能被選中的。”
這話一出,眾人暗暗慶幸。
不被選中也就罷了,這要是被個隨從當場斥責,還不夠丟人的呢。
只有沉超臉上變化莫測很不好看,他倒是想回擊過去,但不說解縉早就走了,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
不過解縉即便留下,人一個官身他一個吏員,從哪看他都沒有這個資格。
在眾人一年唏噓中,解縉頭都沒回便揚長而去。
解縉素有才名,不少人都聽聞過他的脾氣,一個都敢給被天子定了謀逆之罪的辯冤之人,對他們有這種態度並不稀奇。
望著解縉一行漸漸遠去,眾人也只能獨自興嘆。
而還沒等解縉回家,朱允熥便收到了碼頭上的這一訊息。
倒也不是故意去監視解縉,只是因為富明實業有批貨要運,徐行全親自過去監督,恰好看到了解縉把那些人都趕走。
編撰大典需富明實業出錢,解縉作為大典的總編撰,徐行全也就恰好說了一兩句。
聽罷,朱允熥笑笑不置可否。
正是因為解縉的這脾氣,他才能放心把大典的編撰讓他去做。
要是變成門生故舊說辭請託攀交情的地方,誰還能把全部心思放於編撰之上。
而在次日,解縉與朱標復旨之際,朱允熥也已經提前和朱標說過了碼頭上的事情。
朱標擔心解縉太執拗了會得罪人,也不得不勸道:“編撰工作需要一絲不苟,同樣也需要同僚和睦,望卿能明白。”
老朱欣賞解縉的才幹,沒少在解縉身上下過苦功,想要讓他回鄉磨鍊性子然後能有所成就。
但,很顯然解縉沒多大改變。
對朱標這番開口婆心的勸說,解縉仍還是那副澹澹的態度,回道:“臣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