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介意強大朱棣的力量,老朱對之就更沒什麼好擔心的。

李二發動玄武門之變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為大唐的天下就是李二打下來的。

大明和大唐不同。

大明的天下是老朱真刀真槍幹出來的,朱棣他的力量不管如何強大那不過都是老朱恩賜於他的。

既然是恩賜,能給就能取。

老朱沒多考慮,當即道:“老四,你任水師都督,挑選出一萬人練兵吧。”

朱棣得償所願,還沒來得及答應。

老朱便扭頭一瞥,道:“你跟著好好學,要再有類似於今日之事,就該小心咱的板子了。”

有了這個威脅,朱允熥連拒絕都不能了。

只能乖乖應承,回道:“孫兒會跟著四叔認真學習的。”

不管怎麼說,朱棣拳腳軍事方面的能力那都不可小覷,跟著朱棣學習肯定是有好處的。

之後,朝廷下詔痛陳陳祖義惡行,並懸賞50萬兩予以緝拿陳祖義父子。

與此同時,又標識出了陳祖義常劫掠的海域,敬告沿途的使船和商船加以意。

這道詔書一經發出,也就意味著和陳祖義徹底撕破了臉。

而就在這道詔書發出沒多久,梁觀政大概是意識到自己態度有問題,主動跑過來找了朱允熥。

就他之前的態度,和朱允熥表示了歉意。

“陳士良欺人太甚了,他為了搶先到大明的朝貢之機,惡意撞沉了小臣的使船。”

“小臣因書童在此事件之中罹難悲傷過度沒能控制好情緒,加之小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妄自揣摩殿下會偏袒陳士良。”

陳士良船上的東西都是搶來的,不用吝惜詐肯定要更加豐厚。

基於此,梁觀政才有了這心思。

朱允熥莞爾一笑,表現的特別大度。

“這是孤的錯。”

“孤沒能識破陳士良道貌岸然的狼子野心,讓閣下以及各使團商賈引起了不必要的誤會。”

“朝廷會號領沿海各國加大護航力度,同時也儘快徹底肅清陳祖義的海上威脅。”

梁觀政既是真心朝貢,朱允熥自然也需客氣一些。

“大明出兵的時候,小臣願獻綿薄之力,以報書童罹難之仇。”

雖說寶船一旦落成,大明有足夠的能力殲滅陳祖義,但要是有人願意就此出力幫忙,大明也絕對不會拒絕的。

畢竟這表面上看只是幫忙,其深處彰顯的卻是大明非凡的凝聚力。

“好啊,到時候就勞煩梁使了。”

兩人聊到中途,梁觀政隱晦提出。

梁道明年紀越來越大了,人到老了難免有思鄉之情,說是梁道明要是回來養老的話,大明是否能夠接受。

這有啥不能接受的。

梁道明三佛齊的國王是被推舉上去,他即便再老在三佛齊仍是有威望的。

只要梁道明在大明一日,三佛齊控制權便一日屬於大明。

對梁觀政這試探,朱允熥立馬應允。

,!

同時又表示,朝廷會安排廣東的官吏,在梁道明家鄉的原址上建屋蓋房,解決梁道明回鄉後的所有難題。

朱允熥答應的爽快,在梁觀政的千恩萬謝中,兩人又聊了些海上的事情。

從梁觀政會館出來,於實便迎了上來,呈稟道:“剛才燕王送信說,要親自去各水師挑人了,問殿下去嗎?”

京中沒啥要他乾的事情,跟著朱棣出去也能長長見識。

況且,老朱都授命讓他跟著朱棣學習了,要是讓老朱知道朱棣挑兵他不去,少不了要找茬揍他了。

“去,當然去。”

朱允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