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路在何方?(第2/2頁)
章節報錯
餓了便採些草藥,渴了便喝喝溪水,他也不怕吃壞肚子,也不會怕吃到毒藥,現在的他,無牽無掛,自然對一切都感到無所謂。
佛家超脫世俗的思想,倒是很適合王大牛。
難怪世間多有苦行僧,不過皆是苦難人。
這一日,王大牛走到了一座不知名的小城。城門口熙熙攘攘,他那落魄的模樣引來不少異樣的目光。但王大牛已然不在乎這些,他的眼神空洞,彷彿靈魂已被抽離。
在城中,王大牛找了個角落坐下,身心的疲憊讓他幾近昏厥。這時,一個賣包子的攤主注意到了他,見其狼狽模樣,心生憐憫,便遞給他兩個熱氣騰騰的包子。王大牛接過包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嘴裡含糊不清地道著謝。儘管嘴上“謝謝”說得十分勤快,可王大牛的雙眼,還是空洞無神。
是善良的苦難人啊。
吃完包子,王大牛恢復了些許力氣,他茫然而又費力地站起身,不讓自己的髒衣衫弄髒這個好心老闆的桌椅,然後向著自己選定的那個方向,接著邁步。
,!
王大牛不知,他現在身處的這座小城,名為泉眼城,屹立於江州之上。當年一位詩人洋洋灑灑寫下“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為江州好好地揚了一次名,而泉眼城,處於江州中心,風光秀美而惹無數文人墨客流連忘返,這座外面看似不起眼的小城,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水墨畫卷,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每一處風光都洋溢著人文的韻味。
王大牛是個粗人,他自然不知,也無暇顧之。
當王大牛初來到泉眼城時,他那落魄的模樣便引起了不少人的側目和捂鼻。但他絲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只是如行屍走肉一般,踏步在這江南氣息十足的青石板上。
忽然,他的心裡沒由來地升起了一股厭惡之感。
原來,和這片江南美景很相搭的一幕,就在他眼前:有兩個年輕的公子哥並肩同行,丰神如玉,氣質非凡,一個身著華麗錦袍,手持摺扇,另一個則穿著綾羅綢緞,腰間掛著玉佩。那華麗的裝扮,和落魄的王大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如霄壤之別,正統與野史之差。
“梁兄,你看,咱們泉眼城什麼時候多了一個乞丐了?”手持摺扇的那位公子哥用扇子指著王大牛,滿眼不解與厭惡。作為泉眼城有名有姓的世家公子,他自然不能理解為何這座風景秀麗的小城,會出現這麼一個格格不入的傢伙。那平日被百姓偷偷稱作紈絝子弟的楊公子嘴角上揚,露出輕蔑的笑,眼神中滿是鄙夷,彷彿在看一隻微不足道的螻蟻。
“大煞風景!有辱斯文!”
被換作梁公子的那個白麵公子哥同樣眉宇緊皺,他用手在鼻子前扇了扇,故作惡心狀。
江南,最好文人,而一些自恃書生氣滿腹的文人,最不喜王大牛這種邋遢落魄之乞人。
“衣冠不整之人,怎敢安然待於泉眼城?”
楊公子見自己這位好友與自己同仇敵愾,意見相同,便更加惱火了起來,他故意向著王大牛的方向喊道,隨即和好友往王大牛那邊多走了兩步。
不過,被這兩位文人當做乞丐的王大牛好似兩耳不聞窗外事,仿若未聞。他低垂著頭,破舊的衣衫在風中微微擺動,腳步沉重而緩慢。
“站住!本公子跟你說話呢!”那個楊公子大抵是覺得丟了面子,提高了聲音,臉上露出惱怒之色。他眼生怒意,手中的扇子猛地一合,朝著王大牛的後背砸去。
:()山登絕處我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