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霧裡看花(第2/3頁)
章節報錯
看到花了。
細細一想,莫逍遙對許靈契的引導,也是相同路數。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莫為瑣事煩憂,胸懷坦蕩,以浩然正氣直面困境,堅信大道之行終將穿透迷霧。莫逍遙知曉平樂城一事涉及到陳逸陳怡大道根本,可木已成舟,他只能想辦法去彌補。陳逸如今塑成劍骨,耳邊有惡聲長鳴,陳怡佩劍破碎,跌境重傷,但兩人有一點共同處,那便是沒有走出過自己的路。
莫逍遙的引導,在有意無意地將他們二人,引向一個能找到自己的路的方向。
之後安排李覆舟與陳逸一戰,也是如今。
“李覆舟離悠悠大道只差一步,他需要一個契機,而我胸有千壑,縱橫愁苦,也需要一個契機。而我們二人先前見過一次,故而我的契機,和他的契機,可以透過有設計的機緣巧合,歸為一物。以我的成長刺激他的心性,以他的大道驅散我周邊霧靄,環環相扣,所以才有了今夜的劍道之爭。”
“我和李覆舟,不是一路人,但是我可以借鑑他的大道,去模稜兩可地勾勒出我心中死結的突破點。人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今夜我與李覆舟比劍,是在磨礪劍道,而他以路勝我,是在磨礪我的大道,助我更好地抵禦雜念的干擾,走向內心的清明與寧靜。且行且思,遵循本心,以溫和而堅定的方式,去追求心靈的成長與昇華。畢竟,劍可斷江、摧城、開天,但心中鬱結,還需自己斬斷。”
,!
“十四日修行,將前鼻音改為後鼻音,便是修心。無論是枝條鞭打身軀,御劍感受長風,還是瀑布下感悟劍意,人力有盡時,心力無窮盡,半個月的時間,不說多,不說少,但是足以能讓我想清楚很多事。如果我能調節好自己的狀態,撥雲見日,在渾渾噩噩的沉冥杳藹中抓住那一粒光點,便能借助著劍道的萬千斬斷雜念,清理走自身的汙垢。”
“莫叔叔,我說的對嗎?”
陳逸目光炯炯,好似是要從那濃濃霧氣中找到那一株向陽而生的心之花一般。
如果陳怡當時只是一個勁地安慰他,帶著他回到茅草屋,那他可能這輩子都被困在自己內心的茅草屋中,無處可逃,無處可躲。那一場比劍的結果,會化作他心中醫書上最難的那一筆疑難雜症,哪怕“華枝”與他同心同體,也無法根除。
還好陳怡沒有。
那天何夢柒告訴陳逸,陳怡要去尋得自己的第二柄劍,其實沒錯。
莫逍遙催著陳怡來到洗劍池。
但目的,是讓她看清自己的第二柄劍究竟是什麼。
他說過,劍可以是萬物。
有些話,說全了,就不行了。
“當我釋然了,那我也就有了下山的底氣與心境,而我爹留給我的那樣東西,大抵正是需要釋然的陳逸,才能開啟的吧?”
在寧萬縱的口中,陳逸的那個爹同樣是一位“十段國手”,那寧萬縱既然能將陳逸前十八年的人生算得大差不差,並故意加之干擾,那自己未見過面的那個老爹,為什麼不能?
但陳逸有一點沒想錯,那就是,無論是自己那個爹,自己的妹妹,莫逍遙,寧萬縱,他們都期待著陳逸能夠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那條路,不會被任何人算到。
因為人定勝天。
陳怡能夠想通其中的節點,併為之解開死結,遇大事有靜氣,那她要做的,便不是簡簡單單“釋然”二字。而陳逸,若是一直執著於那片血海,那早晚有天會被血海吞沒,霧裡看花,水中望月,花敗,月碎。
陳逸和陳怡的老師,不一樣。
陳逸的老師,叫釋然。
“你和你的那個老爹,真像啊。”
莫逍遙毫不吝嗇地讚歎道,有那麼一瞬間,他有些恍然,分不清站在他